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寻访江苏红色地名丨雨花台烈士陵园:见证历久弥坚的信仰
2021-07-08 06: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王世停 周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7月1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15名红领巾讲解员首次“上岗”并铿锵承诺。几天前,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出品的纪录片《那一年,我们正年轻》开播,通过舞台剧、朗诵、沙画等多种方式,在时空转换中展现当代年轻人与雨花英烈精神上的共鸣。

资料图。记者 邵丹 摄

一处红色地名,就是一座无言的精神“丰碑”,传递精神的火炬,照亮前进的道路,让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历久弥新。位于南京城南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标。它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纪念碑先后落成。

“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命名,充分彰显了雨花台的‘红色影响力’。”南京市地名专家组成员王聿诚介绍,江苏省复设之初,南京市下辖11个区均以数字代称,名字分别是第一区到第十一区。1955年,南京市11个区正式更名,其中第十区正式更名为雨花台区。

雨花台烈士陵园里,长眠着这样一位英烈,他33岁就担任了南京市委书记。被捕入狱后,面对来探监的母亲,他用“母子分梨”来表达为共产主义信仰献身的决心,他就是雨花英烈孙津川。孙津川牺牲后,他的侄女孙以智40多年如一日宣讲英烈故事,雨花实验小学还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中队,已传承了13届。信仰的种子,被播撒在新一代的孩子心田。

“和我原先想象的不一样,他们(雨花英烈)并不是‘活不下去闹革命’,而是把短暂的一生奉献给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90后研究员刘志亮在深入研究史料后感慨。

赓续“红色基因”,释放“地标效应”。早在上世纪80年代,雨花台烈士陵园西殉难处建成“红领巾广场”。进入新时代,这份信仰历久弥新。2019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雨花台区在全区开展“英雄支部”创建。今年3月和6月,分批向64个区级机关授旗以雨花英烈名字命名的“英雄支部”;今年4月,南京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示范推进现场会在这里举行,“传承英烈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青春宣言响彻雨花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雨花台烈士陵园“实境课堂”里,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单位组织前来瞻仰英烈,传承精神,学习这本“最生动”的红色“教科书”。王聿诚说,“红色地名是重要的历史载体,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精神血脉,是为了记住来时路,更是为了奋进新征程。”

“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强调: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