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宏伟 姚依依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回顾历年主题,从“致力于平等”到“作为文化中枢”,从“超级连接”到“难以言说的历史”,博物馆的定位逐渐超越收藏、研究、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范畴,越来越成为引领思想和推动进步的力量。
在江苏,博物馆也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成为连接广阔天地的社会教育课堂。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车宁说,“如果把2008年开始推行的免费开放比作博物馆拆除‘门槛’,让公共文化客厅对所有人敞开大门,那么现在博物馆正在破圈融合的社会教育活动就是自拆‘围墙’,把博物馆拓展到大千世界。”
行走,让博物馆走出博物馆空间
想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实地行走必不可少。南京博物院设计“大运河与美好生活”行走课,让高中生探访、感知运河。“虽然行走只有一天,但授课相当密集,包括运河历史、河道变迁、水利工程、沿岸风物,还会到博物馆展厅感知运河文物,出发前同学们要分组确定选题并路演。”南博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陈刚说,“在这里,行走是课程而不是旅游。”
从古代京口闸遗址到现代谏壁船闸,到焦山寻访历代碑刻,再到西津渡了解镇江运河口的变迁……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今年已有3批100多名学生参加这项行走课。副校长施江表示,博物馆为学生们提供了优质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可以帮助同学们以博睿之眼看世界。
盐,给盐城留下千年不绝的文脉。位于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设计出一条串联古今的“盐”学文旅线路——“寻盐”。这堂面向中小学生的行走课,在博物馆内讲授海盐文化、演示非遗技艺“卤水制盐”,在海盐工厂了解现代制盐工艺,在盐场参观棋盘般的盐田和高高堆起的盐山。“一望无际的盐田里都是盐卤,水底下沉淀着一层层雪白的盐晶,真是太神奇了!”盐城市第一小学一名小学生留言说。
中国海盐博物馆开放部主任夏春晖表示,行走课相当于把展览办到博物馆之外,如果说博物馆是地域文明的展示地,那么博物馆行走课就是地域文明的最佳体验方式。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达的现代文明,为博物馆行走课提供丰富的课题。短短一年间,无锡博物院推出“倪迂之境”“运河寻踪”“泥塑雅韵”等5条行走系列研学旅行课。“倪迂之境”选择元四家之一的无锡人倪瓒设计课程。该院开放部主任陶纯怡说,“倪瓒的《苔痕树影图》是锡博的镇院之宝,我们用AR课程解析画面,再让参与者临摹其构图和笔墨,最后组团去太湖鼋头渚写生,领略烟波太湖如何滋养他的逸气纵横、幽淡天真。”
破圈,设计新玩法带来新体验
连接更多的群体和机构,运用更多的科技呈现手段,走进社区、学校……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尝试破圈,以创新玩法不断接近博物馆展览的本质——放大传统和文化的感染力,使得博物馆的“外墙”无限延伸。
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京市博物总馆联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开发“到博物馆玩去”综合实践选修课。南京市博物总馆文博馆员唐郦薇介绍,在博物馆内,学生观察了解文物,体验非遗手工制作;回到学校,通过课题研究、给文物写讲解词、排演历史剧等展示所学所得,“我们希望学生成为南京历史文化的传播者和‘小代言人’。”
博物馆与课堂的融合,不仅让书本知识“活”起来,也能让历史“活”起来。无锡东林书院“书院工坊”打造“书院生活之旅”,在不同时长的体验研学中,观众们既是游客也是学生,他们身着汉服进门,在实景体验中学习。“与过去单纯参观游览不同,人们可以在复原的场景中直观体验,来到讲学厅堂感受讲学的场景,如果是学校组织参观,我们还会邀请班主任客串讲师。”东林书院工坊的李葡萄说。
周末来到常州三杰纪念馆,游客们可能会欣赏到“瞿氏祠堂”内重现瞿秋白和家人的日常点滴。纪念馆宣教科副科长郭婷婷介绍,“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利用故居的场景优势,由学生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共同演绎少年瞿秋白的故事。演出让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穿越时空”触摸最真实的情感。以此为契机,纪念馆成立“怀霜剧社”,越来越多的学生志愿加入演出队伍,这也成为他们主动学习秋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契机。
关爱,让特殊群体平等享受服务
博物馆常被比作城市的公共文化客厅,其公共性决定博物馆服务应当尽可能覆盖所有的人,其中也包括残障人士。能否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考验博物馆的服务能力,也检验城市的文明程度。
100多年前,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还兴办多项慈善事业,包括创办中国人自办自教的第一所盲哑学校。南通博物苑自2017年起就推出“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活动。馆员周吟介绍,“白色手杖是盲杖的别称,活动主要面向视障学生,帮助他们触摸煮盐的盘铁、妈祖铜像,聆听古琴、编钟等传统乐器,识别古代香料,品尝西亭脆饼和董糖等非遗食品。‘白色手杖’的最大意义是为他们提供接触社会的通道,让他们体会普通而平常的生活。”普通孩子也可以参与进来,走盲道、写盲文,感受视障者的生活,这对他们同样是特别的交流体验和生命教育。
苏州博物馆的“同心传爱”项目,面向视障青少年开设文物触摸课,面向听障青少年开设书画临摹课。该馆宣教部教育员殷洁瑜告诉记者,触摸课程准备了不同时期的红陶、青花瓷、粉彩盏等的复制品,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形状、质感、纹路、工艺特点和沉甸甸的历史,由视障孩子们通过讲解用自己的方式去领悟。
殷洁瑜介绍,苏州博物馆每年举行一次“印象@苏博”画信活动,请大家在明信片上画画再寄到博物馆,每年都会有听障者凭实力获奖。今年的活动5月14日启动,主题是给贝聿铭写一封信,很期待听障参赛者给大家带来惊喜。
如果博物馆能让特殊群体也感知到文化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有底气地说,博物馆真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