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士官赵洪磊—— “参加朱日和阅兵是我一生的荣光”
2018-05-02 08:57: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编者按 又到一年征兵季。这几年,一批批大学生穿上戎装,从南京出发奔赴全国各地,用青春与热血书写军旅生涯的壮丽篇章。近日,本报记者随同南京警备区有关人员,赴东莞、拉萨、西安等地,对在当地服役的南京大学生进行了采访。本报今起推出《天南地北南京兵》栏目,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聆听他们的精彩故事。

  4月11日上午从南京出发,采访组一行到达南部战区海军某训练基地所在的广东东莞市虎门镇时,已是下午1时许。

  距离基地大门口很远就看到“水兵摇篮”四个大字,大门处立着一块“忠心向党,逐梦深蓝”的大型宣传牌。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赵洪磊早已在此等候。这位身高1.85米的帅气小伙见到家乡人非常兴奋,身旁的战友调侃说,“赵洪磊可是训练基地的宁泽涛”,小伙子脸红了,显得不好意思。

  步入军营,一派火热的习武练兵场景。在一片开阔草地上,距离30多米远的地方,摆放着一个个废轮胎,只见20多名士兵排成一行,助跑后奋力将手中缆绳抛向轮胎处。见记者不解,赵洪磊讲解说,这是撇缆绳训练,是水兵的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将来上舰后军舰要停靠码头,用细缆绳拴住粗细缆,抛到岸上让码头上的水兵接住,军舰才能靠岸。撇缆距离28米—30米,28米为合格,看似简单,只有反复练习方能掌握要领,熟能生巧。

  赵洪磊今年24岁,毕业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他从小便向往部队生活,2015年刚毕业就毅然选择了参军,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有幸在“水兵摇篮”开始了自己的“兵之初”生涯。在基地当兵的3年里,最让他感到光荣和骄傲的是参加了去年建军90周年朱日和沙场阅兵。

  “烈日炎炎,黄沙漫天,白天吃冰棍,晚上裹大衣,就是朱日和的天气。”赵洪磊回忆说,自己所在阅兵队列属于护旗方队,由陆、海、空和火箭军共同组成,护卫着党旗、国旗和军旗。这次阅兵时间紧、任务重,从5月到8月,实际训练时间不足3个月,要达到检阅的标准,其难度可想而知。5月初,海军护旗方队进京训练。北京的天气很干燥,赵洪磊去的第一天就突然流鼻血,十分不适应。队列训练很辛苦,每天从早上开始,上午站军姿,一站就是3个半小时,回来吃饭午休。下午起床又接着站。当时北京的气温居然和南方不相上下,赵洪磊每次训练完都汗流浃背。

标签:朱日;赵洪磊;阅兵;训练;荣光;一生;水兵;基地;吕宁丰;本报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