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华最怕身边很热闹 回头没有传承白局人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03-13 07:35:00
2008年南京白局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徐春华也成了最早一批的省级传承人。如今,9年过去,仍只有4位传承人,一位远在河南,还有一位也年事已高,不再有身体条件授课。已过古稀的徐春华深深感觉到后继无人的忧虑。“这些年来我教了很多的学生,但是大多都是业余兴趣,充实生活。鲜有人愿意下苦功夫,真正学习到这门手艺的精髓。而且大部分是老年人,当他们学了六七年,学成了,也没有精力去教别人了。
中国江苏网3月13日讯 2008年南京白局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徐春华也成了最早一批的省级传承人。如今,9年过去,仍只有4位传承人,一位远在河南,还有一位也年事已高,不再有身体条件授课。已过古稀的徐春华深深感觉到后继无人的忧虑。
“这些年来我教了很多的学生,但是大多都是业余兴趣,充实生活。鲜有人愿意下苦功夫,真正学习到这门手艺的精髓。而且大部分是老年人,当他们学了六七年,学成了,也没有精力去教别人了。”徐春华说,虽然国家现在建立了语言数据库,非遗影音库,但是真正能够将文化传承的只有人。
“两年前,我跑去盲校和他们谈,想在那里开课。到现在我已经在那里有了十几个学生,仍然每周去一次给他们教课。他们很喜欢,也很聪明,不用谱子什么的,只是靠听,便学会了。”白局得名于古时艺人常给人“白唱一局”的惯例,徐春华似乎也承接着这种精神,到哪里都不收钱。
“但是我真的希望这是一门可以让人赚钱养家的手艺。”说着,徐春华指了指墙上的几张演出照,照片上的几位演出者都很年轻,拿着配乐的小酒杯、筷子,和徐春华站在一起。“这些都是我的学生,都是白局区级传承人。很年轻,也有潜力和精力去做教学,去创新段子。但是他们都是有本职工作的,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放那么多时间在白局上,因为现在即使练出来,也无法单单靠着它生存。”
“最怕的是身边很热闹,但回头一看,后面没有来人了。”徐春华的话不禁让记者心里一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