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和平桥街道:“安全+文化”双轮驱动 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赋能增效
2024-05-22 15:40: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2日南通讯 近年来,和平桥街道濠阳社区积极践行“安全保护+文化保护”模式,一手抓老街安全生产、危房修缮改造,一手抓街区文化挖掘,讲好南通故事,通过组建志愿巡逻队、激活文化类社会组织活力,立足辖区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传承工作。

“红马甲”义务巡逻,筑牢底线安全

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李结兰带领“义务巡逻队”,在寺街的大街小巷仔细查看。在寺街、西南营的巷子里,随处可以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手戴“红袖章”穿梭于辖区的大街小巷,他们是老街的原住民。他们对整个辖区上百个门牌号的位置都烂熟于心,在老街内外开展义务巡逻,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并对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无论大事小事,哪里有了困难,哪里有了矛盾,哪里就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老街安全的“守护神”——濠阳社区老街义务巡防队。

濠阳社区党委书记张军说:“义务巡逻队会定期到寺街和西南营大街小巷去巡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将隐患遏制在摇篮里,特殊节假日或者重要事件节点,巡逻队也会调整巡逻频率,增强安全保护。”

志愿文史钻研,延续文脉传承

“目前《崇川根脉》已经编印至二十四期,今年计划再编印三期。”六桥文化社社长顾林昂介绍。说到《崇川根脉》,顾社长心里满满的自豪:“这些都是寺街走出去的各界文人提供的文史宝贵资料,有了这些,南通的文脉就不会断,南通的传承就保住了。”

目前,身处历史文化街区中心的濠阳社区成立了两个文史类社会组织,六桥文化社和西南营文史研究室。两个社会组织的成员有通晓寺街、西南营文化的土著或者文化志愿者组成,日常工作主要是写稿投递《崇川根脉》,拍摄《静美寺街》或是走访南通各个博物馆,搜集资料,不断挖掘寺街“消失”的文化。在历史街区文化挖掘方面,和平桥街道濠阳社区不仅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通过纸质或者视频资料留存下来,还搭建宣讲平台,将这些优秀的历史通过志愿者的“口”传播出去。

精心修缮老建筑,焕发文化新活力

“寺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许多承载历史的建筑已经老化,不仅存在安全隐患,如果任其消失损毁,对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伤害。”濠阳社区党委副书记纪捷认为,“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尤为重要,关乎安全和文化两个要素。”

近年来,和平桥街道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修缮方面作出很多努力,金沧江故居修缮就是历史街区保护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一个典型。“金沧江故居的修缮真的非常成功,作为金沧江的后人,看到当地政府对于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视,我很高兴。”今年,金桂生教授率团组织海外侨胞侨眷、乡贤、文化专家学者来通参观交流,专程前往金沧江故居探看时感慨道。下一步,和平桥街道将汇集社会各界文化学者专家,共同研讨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工作,计划改造寺街重点文化场所,推动古城保护更新,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汤琰)

标签:
责编:袁俊华 易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