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新时代文化力量,擘画文化建设新图景。省政府工作报告就“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最新部署,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并从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到“七个着力”重要指示的突出要求,近期召开的市委全会也明确提出,以繁荣江海文化丰富文明南通内涵,以文兴业、以文聚力、以文化经,不断丰富人文经济学南通实践。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已经明确,新的文化使命召唤着我们逐梦前行。南通团省人大代表、住通省政协委员纷纷畅所欲言,围绕高质量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提出在文化传承、精品创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携手为“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实景图镶嵌文化“美丽拼图”。
优化文化供给,持续讲好南通故事
1月18日至20日,南通艺术剧院的开年大戏——原创廉政越剧《风梅图》在更俗剧院连演三场。作为南通弘扬戏曲文化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该剧展现了南通历史文化名人、“扬州八怪”之一李方膺的气节与风采。2月3日,话剧《樱桃园》将正式上演,献上又一部本土力作。新年初始,全市文艺创作好戏连台,持续讲好南通故事。
过去一年,南通艺术生产全面开花。“话剧之乡”名片愈发闪亮,音乐剧《有一座城》、新编传统通剧《陈英卖水》、小剧场话剧《七日告白》陆续首演,《七日告白》获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青年戏剧节最佳剧目奖,话剧《沧桑巨变》入选省舞台扶持剧目并获紫金文化艺术节剧目奖,魔术《月光白鸽》《梅花三弄》获全国杂技精品展演优秀节目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标识不断擦亮,举办“回到南通”袁运生艺术展、“吴昌硕 王个簃 程十发师生三代作品展”等名家展,《张謇与南通美术研究展》入选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新增全国公共图书馆一级馆2家、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16家,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组织开展惠民活动3000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在海安召开。
认真研读报告后,省政协委员、市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表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年,南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出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构筑艺术生产新高峰,重点打造一批彰显江海气派、弘扬时代精神的‘现象级’精品剧目,精心策划‘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系列书画展,进一步擦亮‘话剧之乡’标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因地制宜建设乡村礼堂、24小时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开展全民文化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大力培育乡村文化能人和群众文艺团队;提升文化产品配送精准度,实现全市域文化资源共享、精准配送,同时发挥大剧院、美术馆等载体优势,引进一流文化艺术作品来通展演。”
推进文旅融合,创新人文经济实践
大江大海潮涌,孕育江风海韵;人文经济共舞,激荡澎湃动力。南通人文经济发展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资源禀赋,呼唤着我们去探索文化与经济交融共兴的实现路径,在江海大地构建文旅融合新格局。
“充分发挥文化的支点和撬动作用,扎实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将人文要素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王智对此深有感悟,他说:“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精准招引休闲旅游、数字文化、元宇宙等头部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推动野生动物园(二期)、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启动张謇近代民族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传承工程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入库项目。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顺应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技术,培育壮大影视生产、动漫游戏、现代演艺等优势产业,抢滩布局电子竞技、文化直播等新赛道。要建强文旅产业载体,高水平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培育打造一批旗舰型企业和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效益和竞争力;深化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加快建设‘南通之链’滨江绿道、‘缤纷百里’沿海绿廊,串联最美江海岸线,推动‘点上盆景’到‘全域风景’。”
聚焦“南通好玩”城市名片,推动文化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合。据悉,南通将高标准举办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整合资源创新推出“江苏第一缕阳光”“滨江日落”等产品线路。丰富“文旅+体育+商业+非遗”等新模式,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博物馆去旅行”等品牌项目。鼓励引导音乐节、演唱会健康有序发展,满足“跟着演出去旅行”的新需求。
“机遇抓住了就是‘风口’,抓不住就是‘一阵风’。”面对新使命新机遇,省人大代表、江苏南通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虞越嵩表示,园区将传承长江生态文化精神,展示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电视剧、纪录片等文艺作品,让小江豚“蓝叒叒”这一文化符号,成为亮眼的特色名片。同时,全力建设南通中心休闲旅游商圈,加快枫叶小镇奥特莱斯、南通名品馆、航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探索湾、蝶恋桥语花海、不觉晓国际营地等项目建设,特别是枫叶小镇奥特莱斯项目,要紧盯国庆开业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建设;谋划招引落地一批高层次的酒店、游乐和文化项目,推动园区文旅产业高端化精品化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消费能级。
传承文化遗产,深度开掘江海文化
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到,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等工程,做好地方志工作,保护运用好文物、古籍、非遗,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等保护。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在赓续江海文脉上塑造标识,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文化使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一系列生动实践,让文物资源“活”起来,让张謇文化“热”起来,让文化遗产“火”起来。
目前全市148项市级以上非遗,近一半实现市场化运作。如何更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省人大代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副馆长吴灵姝认为,要强化平台建设,主动融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设立国家级、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工艺美术)园区,包含传承基地与创新基地、整合非遗项目资源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南通非遗文旅融合的平台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出台优惠政策,应有计划地建立传承基地,为传承人创立更大的发展空间,优先支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国家级传承人加快创业步伐,在用地指标、金融贷款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要加强人才培养,可通过设立非遗专项基金,培养年轻传承人,支持传统技艺技能的家承、师承和学承;也可由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年轻传承人进行分批分类培训,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年轻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大家,确保非遗传承后继有人;要扩大环濠河非遗类博物馆规模,应持续推进南通环濠河博物馆群建设,引导全市人民珍惜、爱护、宣传南通的历史文化遗产。
以保护利用张謇遗存为主线,焕发“中国近代第一城”时代风貌。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海门区张謇纪念馆讲解员沈颖楠对未来工作充满信心。“本着‘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的理念,我们自主开发并主持了南通色织土布传习课堂、张謇故里的二十四节气等10多项传统文化类社会教育活动,受益学生近万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一条‘非遗+N’文旅融合新路径,以非遗为核心,不偏离保护传统文化的初心,打破文化与群众的一墙之隔,延伸出更多文创产品。”
高校聚合力,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省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杂志社社长张学城在2023年带领团队完成了《万历通州志》的点校出版工作。他以多年承担地方志编撰整理的经验,建议要进一步发挥高校在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江苏高校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厚植江苏文化底蕴、增强城市文化底气中展现高校智慧;应立足学科优势,推动地方文化研究与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化进程相协调,进一步悟透文渊、理清文脉、续好文气,激活新时代江海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张坚 杨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