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还将继续上门提供帮助。”15日,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通州工作站人员来到南通苏通分离科技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产学研上门服务。上月,通州获批设立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工作站,成为我市唯一设立工作站的县(市、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近年来,通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企业引培,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2023年1—11月,通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55.1%,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成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4家
在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电容器全自动生产车间内,每条生产线从卷绕、含浸烘干、组立、老化测试到包装,5个流程只需3名工人。“生产线是2019年开始研发的,2022年3月投产,目前10条生产线还在不断优化升级中。”江海电容器工业产品线总监张洪兵介绍,新的生产线将产品生产周期从原来的5天缩短为10个小时,“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实现了智能管理,并且更加环保节能。”
江海电容器是国内电子元器件领域领军企业,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我们每年都有七八项先进的技术成果得以转化,有的技术成果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的是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合作开发的。”张洪兵介绍,公司目前正在推广三维多孔烧结铝电极箔成果的转化应用,“这种新材料能使我们产品的比容得到大幅提升,从而缩小产品体积,满足目前新兴产业的需要。”
近年来,通州坚持攀“高”逐“新”发展理念,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出台高企培育三年行动方案,建立科技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推动体系;健全五级梯次培育,统筹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和培育工作;落实各类政策奖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3年通州共推荐高企申报289家,比2022年同期提高18.4%;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总数84家列全市第一。
获成果转化项目资金超7600万元
位于通州兴仁镇的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冷链科技、储运装备、高端食品机械、节能科技等领域投资与建设的企业。去年12月,该企业“农产品绿色智能冷藏保鲜成套装备与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我们从最初企业准备申报材料开始,就成立了服务专班,组织专人对企业进行服务。”通州科技局陆军介绍,科技部门还帮助企业对接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进行政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解决技术难题。
近年来,通州坚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针,通过认真的项目组织指导和有力的资金支持,大大提高通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去年,我们围绕主导产业先后组织200多家企业与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郑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2个。”通州科技局曹小江介绍,除了四方科技,新兴机械、格雷特起重机械、沃太能源等企业的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已完成中期检查。近年来,通州“省成果转化项目”获科技经费支持4600余万元,“市重大成果转化项目”获科技经费支持3000余万元,均列全市前列。
技术产权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这种材料可以改变传统净水处理需要外加大量碳源的弊端,可有效避免温室气体的产生。”15日,在南通华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公司研发部主任崔贺正在实验室检查低碳净水系统主体设备运用情况,他向记者展示了用于这一设备的新型材料——“微电粉”。
“微电粉”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除臭及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特性,提高污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的低碳净水奠定基础。在去年8月份举行的南通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崔贺凭借“纳米电功能材料高效强化污水无臭低碳处理的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
崔贺是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2022年7月入职华新环保,崔贺说,通州出台了很多好的人才引进政策,他本人也先后获得通州区“510英才计划”、南通市“江海英才计划”、江苏省卓越博士后的项目资助,助力了自己的科研进程。
近年来,通州持续强化科技要素保障,不断优化创新环境。通州研究出台了《加强科创项目引育的实施办法(试行)》,完善科创项目招引落地、房租补助等环节的政策支持;召开全区科技人才发展大会,印发全区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分解下达各项指标目标任务,加强行政驱动;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科技进企”等活动,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决有关技术需求、融资等难题。
“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通州工作站成立后,我们还将发展一支专业性强、服务意识高的技术产权交易团队,通过多形式的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成果对接、融资服务、国际合作等全方位服务,促进科技成果更快转化,健全技术产权市场服务体系。”通州科技局吴晓涛介绍。本报记者 任溢斌 黄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