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一早,倪祥秀带着打扫工具,来到崇川区虹桥街道虹桥西村14号综合楼一楼的便民服务集中经营点,喜滋滋地为自己的裁缝铺做开张前的最后准备。“最里面那个位子就是我的,缝纫机上周已经搬过来了。”这处约100平方米的集中经营点,被桌子隔成了八九个柜面和工位,其他几个摊位上分别挂着修鞋洗鞋、开锁配钥匙、代购代缴费、陪诊等便民服务项目的价目表。
这里是全市首个社区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集中登记点。上周,倪祥秀和另外4名从事居民服务的经营者拿到营业执照,集体结束“漂泊”,成为这家集中经营点的首批常驻经营户。
倪祥秀住在与虹桥西村一条马路之隔的虹桥新村,从前在一楼的家中破墙开店,做些织补生意贴补家用。前两年,在社区改造中,倪祥秀家配合拆除了违章搭建的店面。“后来我也到处找店面,但房租都要一两千块一个月,我做的小本生意,哪里承受得起。”
在虹西社区,像倪祥秀这样长期从事缝补、修理、换锁等居民生活服务的经营者不在少数。近年来,受城市规划、旧改动迁等影响,部分经营者因承受不了昂贵的租金,无法落地经营。而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服务,恰恰又是居民离不开、缺不了的“烟火气”。
今年10月,南通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社区(村)为从事居民生活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场所,并允许将经营场所进行集中登记。据此,崇川区市场监管局指导虹桥分局联合虹桥街道、虹西社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集中登记点,帮扶从事便民服务的个体工商户落地经营。
从事便民服务的经营户,不需要太大的实体经营空间。于是,虹西社区将虹桥西村综合楼内的一处商业用房拿出来重新布局规划,作为集中经营场所提供给符合条件的经营户们免费共用。
有了经营场所,接下来就是让个体工商户们持照经营。上周,社区组织经营户们来到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虹桥分局。现场,该局与虹西社区签订集群登记协议,社区与经营户们分别签订房屋使用协议,再经过一些简单的手续,营业执照当场就发了下来。“我们只要带身份证过来,整个办理流程非常顺利,一点没操心。”首批入驻集中登记点的修鞋铺店主张志宇说。
在便民服务点的证照公示栏上,已入驻的五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字排开,上面登记的是同一个便民服务点的地址。“集中登记实现了‘一址多户多照’。”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虹桥分局分局长张周建说,通过放宽住所登记条件,释放场地资源,不仅让这些个体工商户们有了“家”,成为能够持照合法经营的“正规军”,也守住了老百姓“家门口”的便利。本报记者 王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