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7日南通讯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良好风尚,是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营造崇尚科学、倡导文明的社会氛围,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紧扣群众生活实际,聚焦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重点难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夯实“管、转、选、融”四方面举措,以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赋能。
提高“管”的质量,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依托24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为主要内容的“四会组织”,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不文明现象评议等活动。在广丰、光荣、林西、瑞祥等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积分制管理,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兑换标准,将群众的日常行为量化成积分,通过正向激励、示范引领,激发群众自治动能。
拓宽“转”的路径,增进广泛思想认同。通过文艺巡演、宣传漫画展示、电子问卷调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坎里。依托送戏下乡活动,文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文艺巡演,《雷锋颂》《夸夸我们的好媳妇》等民间艺术节目脍炙人口、流传颇广,成为触及群众思想灵魂的“活教材”。围绕彩礼婚宴等婚嫁习俗,设置电子问卷、制定长20米、近70余幅诙谐生动的宣传漫画组成的宣传展示架,在寓教于乐中弘扬婚嫁新风。在清明、元宵等祭祀高峰期,创新实施“鲜花换纸币举措”,用鲜花交换群众祭扫的纸钱、蜡烛等祭祀用品,既有心意又有新意,努力换得群众对新时期新风尚的支持和认同。
浓厚“选”的氛围,引领向上向善新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好邻居、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及文明户、文明家庭评选。依据省市区关于好人评选标准,制定实施《三星好人评选方案》,分类设置推荐奖、提名奖和鼓励奖,推动全民参与、共同挖掘道德模范典型。今年以来,以张顺风、周云兰、李清阳等为代表的道德模范典型争相涌现。组织开展群众评选会、事迹宣讲会,通过典型引领,号召更多的群众以积极的行动践行善行义举。
突出“融”的理念,提升文明实践成效。树立融合、协作理念,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内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把握学雷锋纪念日,我们的节日·端午、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组建志愿者服务联盟,搭建多方参与、汇聚资源的融合交流平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民俗文化交流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精神在青少年儿童、企业职工、村民群众等各类群体中传递温暖。利用文明实践夜模式,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网络文明宣传等健康文明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50余场。面向家纺电商主播及企业商户,开展诚信阅读分享会、文明诚信主播先行、诚信大家讲等诚信主题活动,营造文明诚信的市场经营氛围。
移风易俗引领风尚,文明新风浸润人心。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不讲阔气比排场、不搞封建迷信”的文明新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三星人的共识。三星镇将继续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持续推动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