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7日南通讯 近年来,崇川区积极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要求,严格制定落实“三项机制”,全力助推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水平。
落实管罚衔接机制。崇川区出台《南通市崇川区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研究提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共17个方面26项重点任务。明确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应急管理部门名义统一执法,承担法律法规赋予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同时在街道层面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与各街道、开发园区执法力量协调配合机制,规范对街道、开发园区行政执法委托程序,有效解决执法力量分散、多头执法等问题,实现了应急管理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
落实力量下沉机制。崇川区统筹整合各街道、开发园区编制资源和现有人员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和工作力量配备。明确各街道、开发园区配备不少于6名具有执法资格条件的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从事应急管理执法和监管工作,同时推动80%以上的城市管理领域执法人员下沉街道,下沉街道的执法人员,其工作关系、组织关系、日常考核等由街道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实行“区属、街管、街用”,有效破解了基层执法专业能力不足、执法不精准等问题。区委编办同时开展基层执法队伍机构专项督查,确保各街道执法人员配备到位,执法力量与实际承担任务相匹配。
落实区街联动机制。崇川区高标准建成区街两级指挥中心,深化“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新模式,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执法,提高行政执法效能。由崇川区指挥中心牵头,联合多个执法部门共同制定联动指挥工作流程、分析研判工作办法、工作专报制度、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等多项配套制度。崇川区指挥中心与各街道、开发园区的指挥平台信息互通、指令同步,实现区、街两级纵向贯通,提升监测预警、监管执法、辅助指挥决策、救援实战和社会动员能力,构建全区统一的联动指挥机制和协同作战流程,部门执法更加精准有力,联合执法更加协同高效,执法过程实现全程可溯。(陈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