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6日南通讯 为进一步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南通崇川钟秀街道认真抓实抓细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以青春力量为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注入新活力、形成新风貌,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常做常新”。

垃圾分类进楼宇 绿色发展增活力
“做好垃圾分类,提升楼宇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参与和配合。我们青年要身体力行,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广绿色办公、选择低碳出行,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钟秀街道“青骑兵”宣讲队成员在尚景智谷“实境课堂”生态文明专题理论宣讲“微课堂”上呼吁道。为发动楼宇员工广泛参与到垃圾分类志愿活动中来,新兴青年志愿者深入楼宇各楼层,摆放宣传展架,分发宣传资料,开展楼宇午间时光“一起run”垃圾分类运动会,通过垃圾分类“有奖问答”、真人飞行棋比赛等小游戏,让垃圾分类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为助力“美丽崇川”建设,钟秀街道积极引导楼宇园区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成立2支企业垃圾分类宣传小队,以绿色企业创建,带动员工绿色习惯养成,努力实现垃圾分类的常态化,营造良好的生活及营商环境。

垃圾分类润童心 绿色文明代代传
“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每一种垃圾都有它的垃圾车,同学们在帮助爸爸妈妈倒垃圾的时候,要协助做好分类工作,记住把不同类型的垃圾送到不同的桶里。”在校北村社区“四点半课堂”上,“小绿芽亲子团”的老师讲道。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社会组织“小绿芽亲子团”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垃圾分类入童心”绘本阅读活动,通过播放宣传动画、垃圾分类手工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在轻松活泼、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引起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的浓厚兴趣,强化青少年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自觉意识,并用孩子的垃圾分类举动去带动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形成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进小区 绿色生活齐参与
“认清四色垃圾桶,蓝桶垃圾可回收,变废为宝好原料,绿桶……”来自南通职业大学志愿者化身成三个可爱的垃圾桶小精灵,通过自编自导的垃圾分类主题小品,向社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为引导广大青年成为垃圾分类最积极、最活跃的倡导者和引领者,校北村社区强化与南通职业大学校地共建,将学校的优质资源与社区治理有效链接、巧妙融入,通过建立“青年志愿服务队”,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居民讲授垃圾分类的好方法、好经验,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带动居民养成绿色、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传播绿色文明 倡导低碳环保”为导向,街道不断深化“青春有我 社区报到”行动,搭建志愿平台,引入协同力量,推动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基层绿色治理模式,共同构筑绿色和谐、健康文明的美好家园。(李可、顾慧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