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4日南通讯 为进一步推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落深落实,十总镇人居办在前期“确定主题、常态开展、评估方案、择优实施、强化监督、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内生动力,继续引导群众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建立起有效的农民参与机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
调整思路,将“任务需求”转为“激励引导”。以往为推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落深落实,结合每月17日“村庄清洁日”,采用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海报、入户宣讲、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发动广大党员、学生、网格员、乡贤志愿者,全方位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提高认识居多,但是效果欠佳,因此,十总镇建立“积分超市”制度,将村居环境整治事务标准化、具体化,让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将环境整治提升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每当村民完成一次门前屋后的环境整治,便可建档积分,通过已有积分可直接兑换农作物或生活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农户发现,既整洁了环境,也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奖励,双赢局面给十总全域环境带来质的飞跃。


因村制宜,让“大棚户”变为“生力军”。大棚周边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随意种植、农膜堆积、生活垃圾乱扔乱弃、大棚区不整洁等现象屡禁不绝。十总镇针对大棚户现状,在已有“红黑榜”的基础上,补充“大棚户周边环境”作为专项延伸,保证日常巡查频次;选取迎阳村作为试点,建立“大棚户宣教点”,制定《发挥大棚户主体作用方案》,探索出“123”的发展新路径,“1”是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以人居环境提质增效为抓手,“2”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制宜,“3”是多管齐下,监督、奖惩、巡查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大棚户自觉维护周围环境,有效凝聚起广大农民主体参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合力。

压实责任,从“环境考核”升级成“能力考核”。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十总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积极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农民主体作用,着眼于十总实际,层层压实责任,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常态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清洁文明户”评比,要求各村居每季度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每个村居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十总镇成立检查组进行现场评审督查,采取日常巡查与季度末统一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将日常巡查中发现村民有影响村庄清洁文明的行为记录在册,作为季度评审的依据。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各村居既有紧迫感,也有荣誉感,有效刺激村居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明确责任、稳固成果、持续成效。

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前期我镇有了一些探索,下一步,十总镇还将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上持续发力,助力提质增效,以镇级牵头、部门配合、村级实施、企业赞助、党员参与、志愿者贡献的形式,形成合力。一方面,开展“示范户”和“示范路”的评比活动,希望通过评比鼓励农民投身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为推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深化落实而努力;另一方面,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学习周边镇街好的经验做法,如“企业门前微景评比、乡风文明积分兑换超市、环境问题全民找茬”等,争取创新出一些可复制、好推广、有效果的实举措。(唐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