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通崇川:“大自治+小物业”,提升旧改小区“含金量”
2023-11-30 16:13:00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南通讯 “外墙脱落有危险,怎么办?”“楼顶杂物堆放,怎么办?”“小区停车难,怎么办?”……在以老旧小区为主的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内,常常出现这样的难题。以“民声”定“民生”,让基层治理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享受幸福生活、显露城市温暖底色的刻度,今年以来,虹桥街道跃龙社区探索“大自治+小物业”管理模式,让“难事”成“好事”。

突出政治引领,“联盟式”服务更用心

“我们小区外墙皮脱落,碎砖从十多楼掉下来,万一砸伤人可不得了。”瑞园小区居民陈阿姨发现后赶紧联系了社区。网格员小施第一时间与“星火汇‘治’”服务队成员如南物业沟通,不到半天时间,调运来曲臂车,安排专业施工人员进行清理,清除了安全隐患。

瑞园小区作为安置小区,物业服务能力有限,以前遇到急难问题总要联系社区。针对小区棘手难题,跃龙社区牵头成立“星火汇‘治’”共享服务平台,汇集物业、业委会、共建单位现有资源,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在发挥网格员“冲锋陷阵”和“星火汇‘治’”服务队“后勤保障”作用的同时,积极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发光发热”,争取多元力量“坐在一起”协商“破冰”,把技术、服务“送到门口”,形成左右互动、上下联动的共治力量,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聚焦群众需求,“融合式”服务更连心

“每天上班总担心没找到车位而迟到。这种‘潮汐式’车位给我们上班族带来极大的便利。”南通市口腔医院医生李丰升说。跃龙社区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奔赴中,打破辖区单位、楼宇和社区的“围墙”,解决大家“心心念念”的烦心事。

丁香路沿线有大小居民小区4家,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车多,车位少,许多车主的乱停车现象颇为严重,因停车引发的矛盾日渐突出。跃龙社区党委结合周边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意见,探索整合小区资源,呼吁各方积极提供“共享车位”,实施“潮汐式”停车模式。对于上班时间闲置的小区停车位,限制时段以管理费补贴的形式“租”出去,既有效补贴老小区业委会自治经费不足,又可发挥巨大社会效能,实现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满足周边停车需求。江东广场红色业委会主动拿到工作日固定时间段40个停车位与周边楼宇、单位共享。同时,夜间时间段路边收费车位免费给周边居民使用。这不仅解决停车难,更在于推进了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网群共营,“嵌入式”服务更走心

“共治共享”是跃龙社区的一张名片,各网格“争奇斗艳”方能“花团锦簇”。为此,辖区7个居民小区积极动员各类群体参与小区治理,提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打破凡事靠社区的“旧圈”。

在江东广场,小区以居民自治为主,购买物业公司专业保安、保洁服务,创新老小区管理模式。在一次议事会上,有人提议推行双评机制。通过服务人员自评和小区业主点评,不断激发服务人员做优、做强积极性和小区业主“主人翁”意识,打通文明长效管理“经脉”。小区业委会主任施德华说:“这样的评比,不仅让居民参与进来,了解物业日常工作,就连保洁员也干劲十足。”此外,通过“聆聚力”红网格议事平台,定期组织小区内在职党员、能人达人、居民骨干等更广泛人群召开党群议事会。将非机动车乱停、私拉充电、消防通道占用等公共问题提上议事议程,寻求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最优解。同时议事会也是经验交流分享会,将小区管理经验“现场说法”,传播治理“最强音”。社区党委书记江韩兰表示,“议事平台的搭建、有生力量的加入,使小区居民在民生关注点上能够及时了解、掌握、跟进,有了更多话语权。在居民的口口相传中,又吸引了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在社区治理的弱点、难点、痛点、堵点上发挥各自优势,实现通畅有序的内外双循环。”(袁吟)

标签:服务;联盟式;停车
责编:季昱希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