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30日南通讯 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是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如东县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着力推进人民法院融入县域社会治理大局,以“法官进网格”为抓手,深入开展网格法治宣传、矛盾调处、巡回庭审等工作,以暖心服务回应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架起了基层治理的“连心桥”。
送法入网,谱好法治“主旋律”
前段时间,如东县人民法院法官柳小进一行来到大棚种植户集聚的新店镇月池村,走进田间地头了解种植物产销情况,并向群众普及劳动雇佣、商品买卖等法律知识。“非常感谢老朋友们,又来给我们讲法律知识,每一次都能学到很多新东西。”村民们对这些大棚常客十分热情。
前些年,月池村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等高效设施种植业,村民们收入有了大幅提升。然而,随着大棚和肥料成本变高,经济作物市场行情出现起伏。特别是供需不对称、运输不畅通等因素导致多起“弃棚毁约”纠纷发生。“法院送法上门,给大家提供法律咨询,厘清法律关系,现在村里的涉农案件明显减少,经济收益也有了好转。”该村负责人说。
近年来,法院干警结合“法官进网格”“法律六进”等系列活动,打造“乡村振兴青年法治服务队”“幸福家庭讲堂”等特色普法品牌,在一次次走田坎、一回回进网格中,把法律送到了村民身边,把温暖传递进群众心田。
服务进网,化解矛盾“千千结”
“感谢法官,帮我解决了养老问题。”前几天,如东县人民法院洋口港法庭法官卫艳茹走进大豫镇网格服务驿站,为一位八十岁老人化解子女赡养矛盾后,老人拉着卫艳茹的手激动地说。
老人寡居多年,又体弱多病,希望两名子女轮流赡养自己,并分摊以后可能产生的医疗费。但子女们在赡养方式、赡养轮换时长、赡养费金额等方面有较大分歧。卫艳茹采用“背对背”方式进行调解,对两名子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提出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案。经过三个多小时劝解,两人表示愿意摒弃前嫌,并按照老人的心愿共同承担赡养责任。随后,在法官的见证下,当事人在村委会签署赡养协议,该起纠纷圆满化解。
网内有纠纷,法官来“坐诊”。今年以来,如东县法院充分发挥“法官+网格”工作优势,深度链接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工作,将全院100多名法官、法官助理下沉基层网格,加入基层网格工作群,与网格员建立线上、线下双向联系机制,及时入网指导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加强矛盾纠纷预警排查,提前介入调处矛盾纠纷,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
网内开庭,船头响起“法槌声”
前不久,如东县人民法院栟茶法庭受理一起渔民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渔民老张将渔网赊欠给渔民老程,但老程却迟迟未给付货款,多次催要未果后,老张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院。
先期调解中,双方对案件事实争议较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开庭审理。但当事人双方均为渔民,出海作业频繁,一个在海上没回港,一个又马上要出港,难以同时出庭。为了不耽误双方捕捞作业,又保证同时到庭将案件事实查清,承办法官决定趁着老张回港、老程没出海的时间,将庭审“搬上”渔船。
“船头”庭审中,承办法官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有序引导当事人进行举证、质证、庭审辩论,准确归纳争议焦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释法明理。最终,“法槌”在船头郑重落下。
船头法庭、解忧避“纷”港……近年来,如东县人民法院积极创建“枫桥式法庭”,把庭审延伸到一线、下沉到网格,形成多个特色品牌,“枫桥经验”在如东开出了绚丽之花。(贾巍、严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