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日南通讯 现任海门区公安局政治处宣传科文员的仇燕,1983年9月出生,2004年入党,2007年参加公安工作。14年来,从海门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到政治处宣传科,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她都默默奉献,同时又大放异彩,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工作魅力和青春风采。
走上央视的接警员
仇燕在大学时期因表现出色,大三时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海门,选择成为一名110接警员。刚开始,她对棘手的大量警情束手无策,对数不清的街道小区地名知之甚少。是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何况是海门接警员中的首位共产党员。不服输的她开始苦练基本功,主动认师傅、学经验,下班时间就走街串巷,去熟悉街道地名,了解辖区分界……“猛补”见效很快,她不仅成了“活地图”,也是公认的接警能手、业务尖子。接警受委屈被刁难是常事,她将委屈埋藏在心里,始终以灵活的方式和亲切的态度处理每一起报警电话。接警10年,她没有遗漏过一个警情、一条指令,接处和指导处理的警情无一失误。
2016年,通过层层选拔,仇燕作为爱岗敬业的劳动者代表,受邀赴北京,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幸福账单》节目的录制。走上央视,她是凭着110接警员和南通首席沙画师的双重身份。
站在舞台的中央,介绍着自己接警的工作,回顾工作和兴趣同步发展的历程,展示着自己的特长,她那现代女警的多彩形象收获了如雷掌声、如潮赞许。一念始,一举成,从接触沙画到全国知名,这中间淌过千山万水,记录着她的执着与刻苦。
随时在岗的媒体小编
如果说之前沙画只是她的兴趣,那么被选拔到宣传科工作,就让她实现了工作与特长的完美结合。
2017年,仇燕因工作突出被选拔到宣传科工作,待遇没有之前高,加班加点是常态,但她没有任何怨言。作为新媒体小编,随时在岗,抢抓宣传时机是她对自己不变的要求。为营造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氛围,她常常主动找灵感、想文案,结合Rap、歌曲舞蹈、快板、漫画和沙画等形式,拍摄反诈宣传作品50余部。工作中有感而发、遇到重要节日,不管再忙,她都会及时呈现出自己的沙画作品。近年来,她制作了上百部优秀沙画作品,其中多部作品被中国警方、央广网等重量级媒体和平台录用,点击率超千万。同事们都奇怪,白天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这些沙画她是怎么创作的呢?仇燕总是笑笑说,一有空脑子里就在构思,晚上就忙活,时常要忙到凌晨两三点才收工。
除了拍摄视频、创作沙画,仇燕还协助运维着海门公安的两大新媒体。常态宣传外,她及时认真回复网民的每一条提问和诉求。今年3月3日凌晨一点许,有网民微博私信并@海门公安,反映海门有一女子有自杀倾向,具体人员、地址均不详。仇燕发现该消息后,高度警觉,第一时间拨打了110,询问有没有相关人员报警。在确认无人报警后,马上将相关信息反馈给领导,协调网安落地查找,并始终与网民保持联系,设法挖掘更多的线索。经网上网下同步工作,最终民警找到了意欲轻生的女子。直至凌晨四点确认女子平安后她才安心去休息,早班,她依旧准时到岗。
放弃高薪的公安宣传人
因为她工作出色,“才女”的口碑广泛传播,国企、政法融媒体中心等多家单位都伸出橄榄枝,承诺“高薪”想要挖走她。面对“10万+”的薪酬诱惑,她还是选择留在公安。因为面对热爱的工作、面对同事们的认可,她感受到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价值和成就,无关工种、无关工资待遇。
在视频策划拍摄中,在常态公安宣传任务中……仇燕一直勇挑重任、主动作为。一线“记者”、编剧、导演、演员、沙画师,随时变换着自身的角色,虽然不是冲在抓捕现场的战士,但她一直在幕后坚守阵地,以另一种方式与同事们并肩奋战。她及时拍摄制作视频、宣传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展现海门公安民警辅警奋勇攻坚的形象。
“只是一名辅警,要这么拼吗?”面对他人的质疑,仇燕从不曾犹疑和摇摆。她有的,只是成为警队一员的骄傲和满足。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虽然日复一日地做着相同的事情,虽然只是一名辅警,但是仇燕用实际行动诠释:只要愿意,一样可以发光发热,奉献忠诚和担当。(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