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学习动态丨江苏海安大公镇:以“双六”行动为抓手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2021-06-10 13:1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6月10日南通讯 学习百年党史,凝聚奋进力量。连日来,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党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奋进现代化 跑赢新赛程”主题实践活动,以党史学习教育“双六”行动为抓手,即六个“进”:进企业、进机关、进村居、进庭院、进网络、进校园等“六进”活动;六个“一”:制定一份工作计划、成立一支宣讲队伍、打造一个学习阵地、开展一批学教活动、组织一次群众评议、评选一批先进典型,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突出“童心向党”主题 赓续红色血脉

“大家好,欢迎来到党史故事长廊,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井冈山会师’……”在大公镇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百年光辉路 童心永向党”大公镇党史学习教育“双六”行动之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上,小小党史宣讲志愿者带领大家“打卡”10个重要红色地标,重温红色历史。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大公镇始终紧抓学校“主阵地”,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让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园落地生根。“六进”行动启动后,大公镇进一步创新学习形式,突出“童心向党”主题,开展“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党的故事我来讲”等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红色寻访等活动,上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课”“历史课”“活动课”“实践课”,在青少年中掀起党史学习热潮。目前已开展活动80多场次。

打造“梨小宣”宣讲品牌 传播红色文化

大公镇党委牵头制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整体谋篇布局。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大公镇集中“优势兵力”,组建了班子负责人、百姓名嘴、小小红色宣讲员、抗战老兵、“五老”志愿者等为主体的党史宣讲队伍,打造“梨小宣”党史宣讲品牌。利用线上线下宣讲平台,激活内力,推动百年党史入脑入心。

开展“重温百年党史‘送’红色经典”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党史宣讲进庭院活动。为积极拓宽两新组织党员学习渠道,大公镇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企业行”活动,采用“送学上门”至辖区两新组织,“苏中战役从当年7月13日开始打起,至8月27日结束,粟裕大将采取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率部七战七捷……”大公镇党委副书记杭小燕走进辖区企业为企业职工宣讲海安本土红色故事,得到在场工人们竖起大拇指称赞。同时,镇青年志愿者走进辖区企业为员工“送”读红色经典。

除线下活动外,镇党委还积极拓展党史“云端课堂”,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青·史说》微宣讲栏目,组织100名优秀青年干部宣讲党的故事,目前已推出70余期。

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 践行红色初心

“双六”行动的落脚点,是“我为群众办实事”。镇各党支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采用微宣讲、微聊会、微服务等方式走进庭院、走进企业,突出为民惠民,倾听群众需求,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初心。

集西桥位于大公镇贲集村,是大桥两侧村民出行及生产生活的主要通道,但是大桥年久失修,严重影响周边群众出行安全。大公镇党委在进行深入调查走访的基础上,顺应群众呼声,积极协调,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将集西桥拆除重建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因大桥施工工期较长,考虑到大桥拆除后会对两侧村民出行产生影响,拆除前镇组织制定相关疏导方案,负责人带队深入大桥两侧村民家中,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村民均表示理解支持,目前集西桥已经于五月初拆除到位,进入挂网招标阶段,预计6月底开始施工,2023年大桥完工通车。

“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岗位建功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实际成效,不断开创大公镇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公镇党委书记金山存说。(徐译 何晓艳 王晓平 翟慧勇)

标签:党史学习;赓续;党史宣讲
责编:郭玲玲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