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7日南通讯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通市海门区财政局把党史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紧贴财政特色,在“学深”“学透”“力行”上持续发力,实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与财政管理效能“双提升”。
构建“一体推进学党史”新格局,感悟思想伟力。建立“专家学者讲理论、领导干部讲党课、红色人物讲事迹、青年骨干讲体会”的党史学习新格局,实现在不同层面推动个人自学和组织学习的全覆盖。邀请区委党史宣讲专家给财政系统全体党员干部作《百年党史润初心,接续奋斗启新程》专题宣讲,引导全体财政党员干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
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开展红色讲堂。邀请烈士后代详解三条桥支部的血泪历史,从本地党史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
组织开展“百处红色记忆寻根”打卡活动。赴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财政青年骨干联系实际讲体会,话初心使命,进一步激发奋进动力,纷纷表示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财政改革发展主战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构建“党建联盟+”新模式,精准服务民生。海门区财政局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聚焦点,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建联盟组团进农村”系列活动。财政局9个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和资源优势,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服务农村工作中。“送政策下乡”。聚焦农村致富问题,各党支部在财政管理、债务管理、财源建设、产业强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多加深入研究,现场作“财政支农政策”专题讲座,着重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小农水”资金、现代农业扶持等涉农政策作了详尽讲解,并对如何利用现有的财政政策做好村内公益事业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送服务下乡”。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与镇兴村结为党建红色联盟,强化共建机制、完善共建理念,全力帮助结对村破解农产品销售、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和阻碍,疏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堵点,有效保障新型合作农场项目高效推进。“送资金下乡”。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任务,区财政局为结对村送去了帮扶资金,现场捐赠,用于支持镇兴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关党员与农村党员一一结对,赠送红色书籍及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材料,通过党史共学、实事共办,互促互进开新局。
构建“学史力行赴一线”工作平台,跑赢新赛程。成立财政收入服务专班,局领导带队赴区镇基层一线,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牵头税务部门实地调研了艾朗风电、回力橡胶和金由新材料三大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税源变化和税款缴纳情况。组织党员赴中天集团和海螺新材料,听取了企业对政府服务的意见建议,现场为两大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解决,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合力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和阻碍。分组对全区各预算部门(单位)和基层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开展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全面规范各部门单位财政收支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务管理水平。集中财力保障50件民生实事工程顺利推进,府南绿廊、海门中学张謇综合楼、实验学校长海体育馆、东洲国际学校长江路校区及东洲小学长江路校区等4个民生项目集中启用。(范灵燕 俞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