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花影觅乡愁 品味通城独特年味
2021-02-09 10:39:00  来源:江海晚报  
1
听新闻

尤灿正在介绍茶花。 记者徐培钦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濠河之滨的南通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树龄近70年的“十八学士”茶花又到绽放时。光朗堂的茶花共有数十株,花期长达5个多月。每到茶花绽放时,就陆续有爱花人去光朗堂赏花,品味通城这一独特的“年味”。

南通人钟爱“十八学士”

“早就听说南通籍国画大师尤无曲先生亲手培植的‘十八学士’茶花娇媚动人。今天实地一看,果然名不虚传。”7日,南通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参观者观赏茶花、了解尤老艺术人生。

光朗堂里有株尤无曲老人当年手植的十八学士茶花,树龄近70年,花色或粉或红,或粉中有红、红中带粉,最神奇的是可以开出半粉半红的花朵;花瓣有六角形,螺旋形,有全文瓣,有文武瓣。树龄越长,变化越多……

光朗堂的“十八学士”茶花共有数十株,有红、粉、白3个品种,其中红色基因稳定,而粉、白两种能产生颜色和花瓣形状的变化。“它的神奇之处在于,没有嫁接却在同一棵树上开出不同花色和花型的变化。”尤无曲长孙、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馆长尤灿介绍说。

“爷爷生前最爱十八学士茶花,是因为其高洁雅致、富有变化。除了珍品茶花十八学士,光朗堂还有尤家传承了两百多年的极品杜鹃‘五宝绿珠’。”尤灿说,茶花喜阴最好用山土培植,不能用太黏的土,花盆里的土干湿要适中,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春秋天每日都要浇水,夏天一日浇两次,施鳞肥更滋养它的生长。

光朗堂里追忆南通人的乡愁

赏花人年年不同,而“十八学士”在岁月长河中的魅力丝毫不减,一如当年门槛踏破只求看一眼花的盛况。2007年,为了纪念这位淡泊却坚韧不拔创造文化奇迹的老人,其家人在濠河之滨的名都广场2号楼,建立以复制当年光朗堂为核心内容的小型艺术馆,向世人展示尤无曲老人的生平和艺术。

光朗堂里“十八学士”茶花,系1952年尤无曲回南通后慢慢发展起来,到20世纪60年代初,“十八学士”茶花已发展到一定规模。“每逢茶花开花之时,每天都有人来慕名赏花,爷爷觉得忙于接待会影响绘画,不得不闭门谢客。但每年都会扦插一两盆花苗,到隔年春天分送给爱花的乡邻回去种植。20世纪80年代初,前来求花苗的人们络绎不绝。他们准备花盆装满军山土,二三十只各式花盆排出一列,都附上写有各家名字的纸条。”尤灿回忆道,一年年下来,南通“十八学士”茶花就大多出自尤家,而南通人也为有一盆出自尤家的“十八学士”茶花而倍感自豪。

“爷爷养花重视对花木的培育,享受从扦插育苗培育生命,到成树造型成为艺术品的过程体验。在养育和造型的过程中和花木盆景有了心领神会的交流。”尤灿如是说。

尤灿将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的露天平台建成南通人独有的院子,院子里是老南通人熟悉的荷花缸、天水缸、青砖。麻石搭建的花台上,摆满了尤老或其后人培植的曲园盆景、珍品茶花十八学士、极品杜鹃五宝绿珠等。光朗堂尤无曲艺术馆建成后一直免费对外开放。

很多在外地工作或已移民海外的南通人,把光朗堂看作是自己的“乡愁”,每逢过节前后只要回家乡,他们就会三五结伴来光朗堂,寻找过去的痕迹,追忆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 本报记者蒋娇娇

本报实习生凌雅娴 顾伊凡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