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沪通长江大桥 432根斜拉索开始“调弦”
2019-12-23 10:33:00  来源:南通日报  
1
听新闻

  最小调整量为毫米级,高科技助力约需20天

  

  

  本报讯 (记者朱晖斌 彭军君)沪通长江大桥斜拉索调缆21日在密集的江雨中拉开帷幕。调缆是全桥施工之中精度要求最高的阶段,也是中国缆索结构桥梁技术进步最为显著的阶段。中铁大桥院、中铁大桥局、中铁郑州索缆公司密切合作,对全桥432根斜拉索的拉力进行精确调整,最终使主桥的线型达到设计要求。

  记者驱车从锡通高速公路(S19)南通西枢纽预留的施工通道驶上南通与苏州之间的沪通长江大桥主桥。在调缆现场,记者看到“三方”人员正各司其职:大桥设计单位中铁大桥院的现场技术人员给出调缆指令,索缆专业施工单位中铁郑州索缆公司在塔端将指令落实到位,主桥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对整个调缆进行精确测量。

  索缆是沪通长江大桥的主要受力结构。主桥432根斜拉索,总重17747吨,这些斜拉索以2000兆帕高强度锌铝镀层钢丝为母材,系世界上首次采用,具有强大的拉力与更加优异的抗扭性能,一根小拇指粗的母材即可吊起一头大象。2018年8月17日,沪通长江大桥挂设第一根斜拉索;2019年11月20日,最后两根斜拉索挂设到位。

  斜拉索拉力调整不但精度要求高,而且“牵一发动全身”,每一根斜拉索拉力的变化都会带来其余数百根拉力的不同变化,进而对桥面线型产生影响。

  沪通长江大桥 432根斜拉索开始“调弦”

  以2007年至2008年苏通大桥调缆为例,当时调缆进行了数百次,时间持续了半年,其间反复进行了测量、拉力计算与调整。在沪通长江大桥设计与建设阶段,享有我国“桥梁中科院”美誉的中铁大桥院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他们总结了上百座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索缆调整的经验研制了调缆软件。这种技术减少了调缆次数,一根斜拉索只需进行两次拉力调整,挂缆时一次,调缆时一次。计算调缆参数的时间也大幅缩短。432根斜拉索以6根一组同步进行调缆,全桥调缆时间大约只需要20天。

  沪通长江大桥的斜拉索分为梁端与塔端,由于梁端作业空间有限,此次调缆在塔端进行。主塔固定斜拉索的区域为钢锚梁区。调缆先调最外侧的斜拉索,因此调缆作业从钢锚梁大约325米的最高处启动。中铁郑州索缆公司准备了7台千斤顶(6用1备)。20名工人在塔内利用千斤顶对斜拉索的外露量进行调整,每对6根索同步进行。最小的调整量只有毫米级,这意味着塔端施工人员要把每根平均重达40多吨的斜拉索精准地挪动一根筷子的直径距离,难度可想而知。

  在调缆进行的同时,沪通长江大桥的公路层正在进行路灯、护栏等附属设施的安装。铁路层临时轨道铺设已结束,即将安装列车控制系统。大桥计划明年3月20日达静态验收条件。

标签:调整;长江大桥;高科技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