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24日南通讯(通讯员 范玮 杨帆 施辉 )日前,南通职业大学组织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余名教师、辅导员代表们围坐一堂,畅谈新时代思政铸魂育人新举措。校党委副书记陈蔓生出席并主持会议。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发规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恳谈了各自体会。常务副院长钱艳芬教授认为,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是总书记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讲话,习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坚定了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会上,吕荣娟教授结合自己给学生答疑解惑感受认为,思政课与专业课有很大不同。当代大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渠道多元、大学生对信息内容的真伪难辨,思政课要塑造、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非常不易。这更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习总书记说的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李爱玲副教授认为,思政课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开设,但在内容的设置上,要有所侧重,怎么样让中学生不为考试而学习、不因背诵而排斥,要有系统思考。思政课面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层次性,也要因生施教、因材施教。
朱建和杨帆老师认为,思政课要与时俱进,按习总书记说的思维要新,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与会其他同志纷纷表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全体教师上了一堂及时、生动而又意义深远的“党课”,给思政课教师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任务、提供了动力,一定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心中,做到心中有使命、肩上有责任、脚下有行动。南通职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蔓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表明思想政治课建设的机遇来临了。座谈会上,陈蔓生副书记就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提出三点要求:
一、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坚持信仰立场不动摇。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一定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底线思维,当好引路人,真正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的第一课堂。二、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坚持课程内容和方式的创新。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办好、上活这门课程,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三、要进一步深化思政课程改革,进一步健全思政课的工作格局。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在课程创新、师资建设和全员联动上下功夫,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以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抓手和契机,系统推进学校思政工作五大工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