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是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绿色发展能源革命的重要载体,具有资产规模大、设备种类多、技术复杂度高等显著特点。近年来,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迅速,大批特高压和直流工程在江苏落地,江苏境内已形成“一交四直”特高压混联的坚强电力网架。未来一段时期,特高压直流工程将进入大规模、高强度建设阶段,对直流运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作为国网江苏电力特高压及直流换流站运维检修专业公司,紧扣安全生产主责主业,基于直流业务现状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丰富源头活水、提升能力素质、畅通多元发展、强化激励保障四位一体全要素发力,持续健全完善选育管用机制,着力建设一支规模足、结构优、能力强的高质量直流运检人才队伍,为全面支撑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超前谋划,丰富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抓好后继有人根本大计,该公司坚持人才培养先行先动,遵循特高压直流建设运行规律,科学分析预测人才需求,系统加强储备培养规划,把握主动、留有余量,打造衔接有序、后继有力的人才梯队。
定期调研直流运检人才队伍情况,全面梳理总量、结构和能力素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结合换流站投运计划和岗位特点,优化供给策略,提前2至3年研究提出直流运检毕业生招聘专项需求,纳入公司毕业生招聘计划;分配时重点向技术更复杂、人员更紧缺的直流专业倾斜。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充实110名毕业生到直流运检队伍,占毕业生招聘总数的60%,为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等新建工程顺利投运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强基固本,提升能力素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该公司紧扣三个十年人才培养规划,强化直流运检人才进阶成长。深入推进新员工全专业、全方位、全员“三全”培养,把握成长黄金期,夯实专业基础基本功,为新员工入门培育加好油。搭建青年人才各类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比武平台,强化争先领先意识,根植扎根基层、专注专业的匠人匠心精神,为青年员工成长培养充好电。建立各级专家人才及后备队伍,“一人一档一策”制定个性化培养举措,为骨干员工成才培优补好钙,构建梯次衔接、逐级跃进的全周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为切实提升员工技能水平,该公司不断加强实训资源建设,2020年自主建成江苏首个直流实训基地,打通直流一线人员技能等级评价的最后一公里。自基地建成以来,积极开展换流站值班员、直流检修(一次)、直流检修(二次)专业的岗位培训、单元制培训和技能等级评价,助力102人取得高级工、41人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在畅通直流一线员工成长通道的同时也为上级竞赛、高端人才选拔输送大批专业骨干。
统筹互济,畅通多元发展
为打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生态,该公司持续健全覆盖全员的职务、职员、专家发展体系,积极探索三条通道的横向互联、纵向贯通,为担当作为的管理者、创新突破的专家和兢兢业业的普通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近两年,该公司累计聘任直流专业各级职员、专家18人,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专注岗位奋斗、输出价值贡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人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通过组织调配、岗位竞聘等形式畅通直流运检与其他专业间的人才流动,今年已向上级和兄弟单位输送5名直流运检人才。积极响应国家东西帮扶号召,近五年累计外派7名专业技术骨干参与直流专业长期帮扶,健全东西部人才共济、资源共享、经验共鉴等机制,帮助西部电力公司提升电网建设与管理水平,形成专业互补、协同发展的人才成长生态。
精准施策,强化激励保障
为提升履职动力、强化履职成效,该公司不断完善全面薪酬体系,探索实施宽带岗级工资制度,科学确定直流运检岗位的基准岗级和发展岗级,合理体现岗位价值和个人贡献。自主开展个性化一线积分考核,加大过程考核力度,强化绩薪联动,树立“工资是挣出来的”鲜明导向。聚焦生产主力军,适当上浮直流一线人员薪级待遇,改善站端办公、食宿、通勤、文体等设施条件,优化驻站检修模式,进一步增强一线员工的使命感、获得感、荣誉感。
考虑到各站端发展不均衡,该公司结合站端地理位置、设备复杂程度等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加强考核激励的科学性、精准性。持续加大特高压人才跨站交流培养力度,鼓励员工主动跳出舒适区,积极主动到急难险重任务、重大工程现场、偏远一线实践历炼,在缓解偏远站端无人愿去、人员紧张的同时强化优秀年轻骨干岗位历练,不断激发直流运检人才队伍动力活力。(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