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民族团结宣传月,同时,9月的第三周也是全国第二十七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秋佳节,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陈卞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办了关于民族团结的中秋活动。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团圆的传统庆典,更是一次心灵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村民们轮流朗诵着那些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到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一句都饱含深情,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那轮明月,分享着关于中秋的民间典故与美好愿景。
除了诗歌的熏陶,非遗传统文化体验更是让这场活动增色不少。村民们纷纷动手,制作起了寓意吉祥的兔灯和精致的折纸莲花灯。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灯笼逐渐成形。
活动还为村民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中秋传统美食,从经典的豆沙、莲蓉月饼到创新的冰淇淋口味,每一口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与创新的尝试。此外,香气扑鼻的桂花糕、酸甜可口的石榴、清甜多汁的橘子……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大家的味蕾,更让这份团圆的喜悦在舌尖上绽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是智慧的火花。彝族村民钱桂英主动担任起推广普通话的责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听众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并积极参与现场互动。钱桂英的努力不仅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也为大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此次活动不仅让村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佳节活动,更激发了大家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村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大家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接下来,陈卞村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 许祖英 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