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一座座村庄别具一格,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近年来,晶桥镇芝山村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党总支领办综合社,盘活荒山荒地,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深耕农文旅融合,凝聚治理“合能力”,解决居民“愿与需”,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使一个昔日的闭塞村成为如今的网红打卡村。近年来,芝山村先后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共同富裕百村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共同富裕示范村十佳案例、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党支部领办综合社 全体村民成为“股东”
晶桥镇芝山村位于溧水区的东南角,地处偏僻,一度交通不便、环境恶劣,大片大片的田地被撂荒,村里的年轻人都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矛盾也很多……2018年,村集体经济负债1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也低于当地平均水平。

2018年底,晶桥镇芝山村全域塑造人居环境,探索出了一条以“三口三化” (村口是形象、门口是自律、塘口是重点;洁化是基础、绿化是提高、美化是追求)撬动村居环境大变样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径,芝山村模样得到彻底改变。2019年2月,芝山村成立了综合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全体村民成为“股东”,实行“保底分红,盈利共享”的分红方式。综合社成立后,改变了过去“村社合一”的财务核算方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合作社和村委会经营分开、管理分开、项目分开、财务分开,村社共建,推行了村社分社新模式,让芝山村迅速释放活力。芝山村综合社通过收购、租赁、入股等方式,盘活了集体荒山、水塘、民房等闲置资源,共流转农民抛荒、闲置土地5000多亩,开展规模化经营。引进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潘根兴教授团队作为技术支撑,建设发展以富硒生态健康农产品为基础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多功能“富硒生态”产业园。
村社分社激活内生动力昔日闭塞村蝶变乡村振兴“样板村”
芝山村党总支领办综合社,实行股份合作,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依托,以村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为核心,以村主导产业为支撑,以全体村民互助合作、收益共享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合作社股份合作的新路径,激发了村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激活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芝山村里芳山小流域山水田林草自成系统,土壤肥沃富硒,这是芝山村的优势和特色,做好硒+x,芝山村有了优势。潘根兴教授带领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芝山村推进“炭基硒谷、康养乡土”健康农业经济,建设了碳基有机肥厂,利用炭基循环生态健康技术实现养殖企业废物再利用,让富硒农产品用上天然肥料。芝山村综合社生产的富硒有机大米,注册了“芝山晶韵”商标,因为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价格也卖到了12元一斤,市场供不应求。除了富硒大米,富硒水果、富硒贡茶、富硒蔬菜等也非常受欢迎。

目前,芝山村曹庄富硒生态园已种植绿色富硒大米3000多亩,特色优质富硒水果500多亩,绿色林下富硒茶200亩,林下黄花菜300多亩,水产养殖场200亩。同时推进农文旅融合,不仅配套了酒窖、瓷窑、油坊、豆腐坊、蜂场、鱼场、特色餐厅、精品民宿等,还挖掘红色文化,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苏南反顽战役铜山战斗纪念广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九分校历史陈列馆等景区,成为集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餐饮、果蔬采摘、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

芝山村通过党总支领办综合社,随着富硒产业变大变强,村民腰包也越来越鼓。芝山村办综合社成立以来,2019年至2023年,村民在综合社务工、土地租金及分红收入累计达3200多万元;2023年,芝山村综合社增加村民务工、土地租金及分红收入750万元,芝山村村集体收入达1200万元,全村村民人均收入38324元,与2018年前相比,村集体收入增加了近10倍,全村年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近一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日新月异的芝山村正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回到家乡就业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家乡能为游子们提供的干事创业平台越来越好。2021年,与村里合作的南京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龙国刚毕业后留在了芝山,短短5年,全村已有100多位年轻人返乡就业。
社员汇聚基层治理新合力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芝山村通过党支部领办综合社,村民不仅富裕了起来,也激活了基层治理的“一池春水”。芝山村的全体村民成为“股东”后,增强了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大提高,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近年来,芝山村通过打造“社员议事室”,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与社员面对面献计献策,共同商讨村里的大事小事,吸纳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芝山村还充分发挥综合社社员的中坚力量,在每个自然村建立了“社员微网格服务站”,组建了由各自然村的村民组长、村组会计、党员、团员等综合社固定社员组成的44名微网格员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阵地,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通过“社员议事室”和“社员微网格服务站”收集社情民意,近年来,芝山村积极为民办实事,打造了互助养老睦邻点、老年助餐点、村民健身休闲公园等一批民生实事,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2023年,芝山村通过打造“交邮快供+”模式,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寄取件、电商服务、消费购物、生活缴费、金融助农、农技赋能6项服务,真正实现了农产品销售不出村,消费购物不出村、生活缴费不出村、金融助农不出村、交邮快供+寄取件不出村、农技赋能不出村“六个不出村”,极大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水平。

如今的芝山村,村强民富产业兴,真正做到了矛盾不出村。每天傍晚时分,休闲的村民们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休闲健身……一派祥和的景象,铺开了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张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