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吉京京)“上有老,下有小,高空作业不失保!ꄩꃀꌠꐥ,ꀏꀄꊭꍈꐥ,ꀊꂥꃅꑘꀋꁨꀋꉆ!”5月9日,西津渡(句容)—廻峰山—武南50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现场,24岁的彝族施工人员某色政土正在进行登高前的准备工作,现场扩音器内传来汉彝双语的安全注意事项提醒。
作为江苏电网今年建设难度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电网工程,西津渡—廻峰山—武南工程共改造铁塔165基、线路71.3公里,沿线涉及大量“三跨”等高风险作业。施工高峰期间,现场有50多个班组超2000人同时作业,其中包括204名来自四川凉山等地的彝族人员。
“在我们长期建立的核心施工队伍中,这些彝族人员是重要的组成力量。”负责该工程建设的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输电二分公司项目总工程师丁洁明介绍,凭借在体质和耐力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当中近八成从事高空作业。
为此,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专门定制了50余块汉彝双语安全事项提示牌,竖立在施工现场和班组驻地等醒目位置,同时使用普通话、彝文多种语言循环播放提示内容。在安全交底和作业监护中,也尽可能请懂彝族语言的人员加以配合。
“现场扩音器会用家乡话提醒我注意登高安全,大风大雨我不干,安全监护不到我不干,安全带破损我不干,速差低挂高用我不干等,听着很亲切。”立塔组高空指挥曲比尔博表示。
“彝族作业人员大部分听得懂汉语,但他们的母语是彝族语言。通过这种方式,能帮助他们加深安全意识。”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安监部线路安全监察技术专职孙宇晟补充道,此项做法将在该公司承建的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工程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