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9日南京讯 (记者华诚)3月19日,“古篆探微”林海珊书法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联合主办,共展出林海珊近一两年来创作的60余幅作品,以篆书作品为主体,并展出隶书、行书的临创作品,其中几幅是近五年来入选国家级展览的复制作品。

林海珊是淮安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学生时代篆书是一门必修课。篆书是中国文字的源头,也是书法五体的源头,“任何学习,溯源是较为科学而高效的方法,我习书就是从篆书入手的。”林海珊开始习书那年已三十岁了,算是大龄学徒,刚开始学习书法懵懵懂懂,遇到了不少困难,一度陷入迷茫之中,“所幸我的习书是从美院开始的,按照教学设计,谨遵师嘱,慢步前行。本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态度,坚持了十几年,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古篆探微’这个展名是几经斟酌最终确定的。”林海珊表示,篆书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又有着古朴苍劲的艺术特点,此外篆书在五体书法中还存在着文字识读的问题,且篆书的艺术表现是从清代以后才开始蓬勃发展,“无论从文字学视角还是从篆书的艺术表现视角来看,篆书都还有很多值得书家挖掘的领域,因此决定将这一展览命名为古篆探微。”



展览中不仅呈现了林海珊新近的篆书作品,也呈现了一些隶书、行书作品,此前展览中她从未以隶书、行书作品示人,林海珊介绍说,“篆书作为静态书体,她的审美要求是苍劲古朴,沉稳厚重,高居庙堂,凛凛之风,但又不失飞逸潇散,婉通玉畅,把静态书体写灵动,对书者的技法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反映书者的艺术敏感度和艺术领悟能力。”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