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了解到,南京作为全国游客热衷的旅游“网红城市”。2023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3.11%。2024年春节假日期间,南京市文旅消费总额65.3亿元,占全省银联消费总额18.7%,文旅消费总额排名全省第一。

杆线下地赋予古都新貌
如何让充满历史感的建筑与现代城市发展和谐共生,南京花了许多心思。也正是这些“心思”吸引了更多游客来到这里,成为助推南京“流量”攀升的主力军。
南京颐和路片区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11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一直打卡圣地。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这里的一面墙、一棵树,都是风景。
原先,该片区道路沿线电力杆线密布,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存在电力安全隐患。
自2021年起,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积极开展颐和路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服务城市环境美化提升。
片区内8条道路上的10千伏供电线路分8期完成杆线下地,一共拆除7600多米架空线路、114基电杆和10台杆上变压器。
随着一根根电线杆被拔除,颐和路片区空中“蜘蛛网”消失不见,视觉廊道被逐个打开,片区面貌焕然一新。来到这里的游客,举起相机,刚好就能看见极具现代风格的紫峰大厦与留有民国风情的老建筑同处一框,是穿越时空般的浪漫碰撞。
除了颐和路片区,同样具备历史风味的小西湖街区、老门东夫子庙周边、西桥等地,也在一次次的“微调”中,消除了路面的电力杆线,寻找到了最美样貌。近五年来,南京供电公司已完成城区228条道路和片区的杆线下地工作,累计拆除架空线路510公里,电杆3500余基,让古都新貌更添“无线美”。

璀璨灯火点亮“夜之金陵”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繁荣程度被看作是城市经济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
秦淮河上灯火摇曳的游船,24小时不打烊的潮流街区……在城市夜间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电力是“见证者”亦是“参与者”。
南京新街口是不少游客夜间消费的“首选”。近年来,商圈内更多类型的商户入驻、更丰富的灯光装饰等带来了更高的用电需求。
2023年迎峰度夏前,南京供电公司顺利完成110千伏丰富变电站老旧电力设备更换。这座已服役26年的“老站”全面“焕新”,并增设了一键顺控、在线监测等数字化技术,变电站运行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极大提升,成为新街口流光溢彩背后更加稳定有力的能源供应来源。
在南京夫子庙古色古香的一街一巷里,也藏着电力升级的痕迹。2020年以来,南京供电公司配合夫子庙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协助景区内约50家商铺近增容改造,累计增加1100千伏安用电容量。同时,该公司陆续完成近百家商铺老旧表箱换新工作,定期安排客户经理逐家探访了解商铺用电情况,小店经营用电愈发安全放心。

充电方便促进低碳出行
如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游客旅游出行的“优选”。那么旅行目的地周边是否有完备的充电条件必然成为游客顾虑。
在南京,这些顾虑,不成“焦虑”。近年来,南京着力打造适应城市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网络,成为低碳出行、绿色旅游的有力支撑。
针对出入城市区域重要“关卡”,南京供电公司根据往年车流量情况及充电需求,先后对沪宁高速黄栗墅服务区、长深高速六合服务区等充电站进行升级改造。2023年9月,六合服务区新建充电站投运,将充电车位由原本16个提升至36个;黄栗墅服务区完成双侧4台快速部署充电桩、1台480千瓦一机八枪充电桩安装,站点充电车位数量翻了一番。
除了各大商圈、景区随处可见的充电桩外,在江北新区、江宁区分别还有两栋“极客空间”充电楼宇,共提供571个充电车位,还兼顾爱心驿站服务的功能。
针对乡村区域,南京供电公司率先在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溧水试点实施充电桩村村覆盖。如今,溧水全区车桩比达到4.23:1,高于7.9:1的全国平均水平。(束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