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2日南京讯 为了让她们重返社会,回归家庭,南京女子监狱的民警扎根高墙之内,挥洒青春、演绎精彩,为服务平安法治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江苏省监狱管理局部署实施民警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南京女子监狱高度重视、迅即行动,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全国一流的现代监狱”总目标,聚焦“推进监狱现代化建设、彰显监狱法治文明形象、锤炼高素质监狱铁军”三个争先领先,抓紧抓实政治领航、全员练兵、顽疾治理、梯队培育、励警赋能“五大工程”,民警队伍的政治素质、专业能力、纪律作风、结构效能得到了较好提升。
找准亲情帮教切入点,为罪犯改造增添动力
“爸,我这个月又获得1个监狱表扬。我一定积极改造,争取明年开春早点回家。12月17日,南京女子监狱会见室内,三监区罪犯唐某兴奋地告诉家人自己的改造成绩。
据唐某的分管民警介绍,唐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入狱,她每个月都要给儿子打亲情电话。当儿子在电话中问起妈妈为什么总是不回家时,唐某内心都无比难受,只能以“妈妈做错事,要先弥补错误”的理由搪塞。
监区民警及时跟进教育,肯定唐某对儿子的深厚感情,鼓励她认真遵守监规纪律,铆足心劲加速改造,一定要“靠自己踏实的改造,去满足儿子上小学前回家陪伴他的愿望”。
“失去自由很是煎熬,但错了就是错了,最好的悔过就是认罪服法,用实际行动赢得家人和社会的接纳。”唐某放下了思想包袱,她在思想汇报中写道:“在我悲观迷惘的时候,警官鼓励我,指导我制定改造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我相信回家的路会越来越近。”
“如何用好亲情的力量鼓励罪犯踏实改造?在这方面,监区民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付出了很多艰辛的努力,效果蛮好的。”南京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王志鸿介绍说,在和监区民警日常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亲情有触及灵魂的作用,它所形成的强大动力可以促使女犯摒弃旧我,激发女犯家庭和社会责任感。
围绕如何找准亲情帮教切入点,监狱民警开展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她们注重用好罪犯会见、亲情电话、远程视频会见等方法手段,鼓励罪犯主动向家人汇报改造成绩,用积极悔改的实际行动争取家人的理解接纳;对于一些家庭关系濒临破裂的罪犯,民警还努力与罪犯亲属沟通联系,帮助修复亲情关系。
“民警们还创新推出‘家的呼唤’电化教育节目,走访时录制罪犯亲属‘视频寄语’鼓励罪犯增添改造动力……”谈起民警队伍教育改造罪犯能力的点滴提升,王志鸿如数家珍。
用好专业矫治金钥匙,帮助罪犯校正不良情绪认知
针对女犯在服刑期间因家庭、生活、人际关系等因素萌生出的各类矛盾隐患,南京女子监狱通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引入高墙,以不稳定因素溯源治理为切入点,在心理、医疗、思想、法律、生活、调解等六个方面,构建女犯诉求响应“一件事办好、办到底”闭环管理机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2023年以来,监狱结合犯群中的问题高发点、矛盾聚集处,积极推行新犯教育整训“启航”工程、老病残犯“护康”工程和临释人员“回归”工程,成功化解罪犯矛盾纠纷1120余起,心理危机68起,有力维护监管秩序安全稳定。
九监区罪犯李某幼年时,父母对其期望值很高,管教十分严格。高压式教育下的李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认同,产生叛逆心理,与其他人也基本上没有沟通交流,认为什么人都挤兑她,自己干什么事都不行,“这辈子就这样了”。犯罪入狱后,因不适应服刑生活、加上父母的不认同,李某在笔记本上写满了悲观厌世的消极文字。
监区民警发现后,立即与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沟通联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育矫治支队副支队长华春深入了解李某原生家庭、社会关系及服刑表现后,对其采取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识别自动思维、认知错误、真实性检验、去中心化、情绪监控等一系列专业的心理咨询指导后,李某在认知上得到纠正和重建。在此基础上,监区分管民警跟进谈心谈话,鼓励同小组的罪犯对劝慰疏导李某。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李某逐渐放下执念,感受到了生存的意义,逐渐融入改造生活中。
为打开女犯心结,唤醒良知、重塑新生,女监民警努力做到一把钥匙解开一把“心锁”。
监狱持续强化罪犯心理干预矫治工作,建立“监狱专职民警”“监区兼职民警”“罪犯心理互助员”三级心理网络,连续开展10届“心理夏令营”和“心理剧比赛”,让罪犯从内心深处认同生命的珍贵以及助人助己的思想。
结合部分短刑罪犯认罪悔罪意识淡薄实际,2023年,监狱启动短刑期罪犯的强化悔罪心理矫正项目。48名女犯参加监狱组织的12场心理团辅活动。通过破冰、情景回放、算算坐牢这笔账等环节,启发短刑罪犯深入反思,增强忏悔意识、感恩意识及责任意识,引导短刑罪犯重新确立人生目标,达到改恶向善、积极重塑人生的目的。
据悉,近年来,监狱根据女犯心理特征,用好心桥网、心缘报、心禾电视台、心怡微讲堂等“十心”载体,打造“心”网文化阵地;推出罪犯“云会见”、特困罪犯家庭子女“云家访”、法律援助“云咨询”、职业技能“云培训”等,架设互动改造“云”端高地;培植“微储蓄-诚信银行、微视频-家的呼唤”等“四微”园地,用好专业矫治金钥匙,于细微之处释放改造新动能。
创设公平公正好氛围,引导罪犯踏实改造奔新生
12月15日,监狱刑罚执行办案中心启动2024年第一批次减刑假释工作,14位刑罚执行办案民警在严格执行南京女子监狱“减假暂”案件办理“四查五审六监督”标准基础上,集中办理全监“减假暂”案件,确保案件办理的严谨规范和专业高效。
在呈报“减刑”“假释”案件中,对于罪犯“确有悔改表现”的判定标准,一直是执法工作的重难点。刑罚执行支队支队长陈亮介绍说,近年来,监狱以标准化为抓手,全面规范案件办理,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强化执法监督。
据陈亮介绍,为将省局的执法管理标准落实到监狱、监区的每一个执法事项和每一起案件中,监狱刑罚执行支队领题攻关,深化案卷办理标准化规范化流程,从监狱执法的每一个细节、细微处入手,编制基层执法规范实务口袋书、拍摄规范执法指导微视频、汇编规范执法办案的系列制度等,具体细化落实省局监狱执法管理事项。
五监区98后民警张晓君虽然年纪小却是监区刑罚大内勤,因为办案严谨过硬,2022年被评为全省监狱执法办案优秀民警。回顾自己从“行业小白”到“业务骨干”历程,张晓君最为感激是刑罚内勤孵化基地——监狱减刑假释集中办案中心,还有监狱量身定做的“办案民警主办,警组民警会办,监区主分管领导审核,全体民警共同参与”的监区一体化小组办案模式。
“虽然罪犯身陷囹圄,但要让她们感受到公平公正,法律的权威,看到希望。”批次办理案件期间,张晓君和其他监区刑罚内勤集中到办案中心办案,在独立办公的同时,刑罚执行支队随时对监区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民警将桩桩案件办成铁案,用司法公正牢牢守住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创设公平公正的执法管理氛围,让罪犯在监狱每一项执法管理中真切地感受到公平正义,有利于引导罪犯踏实改造奔新生。”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毛勤华介绍说,监狱全面建成以法律援助工作站、减刑假释听证室和刑罚变更损害修复室、执法证据保全中心和集中办案中心为体系的“一站两室两中心”,全面规范综合执法、狱政管理、刑罚执行、证据保全、监狱医院、监区等6类档案管理。
2023年,监狱办理133余件“减假暂”案件,实现零瑕疵、零投诉。同时,监狱还积极与地方法院、检察院加强沟通,破解财产性判项执行和罪犯安置帮教难题,促进刑罚执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及社会效果相统一。
锤炼忠诚担当强警队,持续提升效能的答案在这里
南京女子监狱民警教育改造罪犯的能力水平为什么会持续提升?罪犯改造秩序为什么持续安全稳定?她们有什么“诀窍”?看到南京女子监狱如何把民警能力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这些疑问豁然而解。
“入警前戴璐瑶是一名证券公司从业人员,为让她尽快适应监狱工作,我们给她配置了1+N个帮带师傅,确保她工作有人带、业务有人教、难点有人帮。”九监区监区长许林林如数家珍地为11月月度之星戴璐瑶做推介。
今年10月份,在监狱举办的青年民警四项基本功擂台赛上,戴璐瑶将本监区罪犯基本情况一字不差全文说出,获得全场掌声肯定。刚下基本功比武擂台的她,转身又出现在全系统队列会操场上。硬是凭借“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激励,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警营小花”们用整齐划一、干脆利索的口令动作,为监狱捧回全系统队列指挥会操比武第二名的成绩。
政治处副主任李琳介绍说,近年来,监狱始终以党建铸魂助推队伍忠诚担当,形成党委引领、支部聚力、小组淬炼、党员示范“四级联动”的经验做法。监狱创新“3+3”学习模式,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对外,邀请专家教授开设“百人党课”、参加红色教育基地实践课堂、举办政治轮训班;对内,“网络云端”随学、主题论坛辅学、“微党课擂台”比学,在全监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学习氛围。
为打造“知性自信、至善至美”的“石城警花”党建文化名片,监狱以“一单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一书记一项目、一党员一风采”系列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每月一次党建业务观摩、每季一次“队伍建设日”活动、每半年一次党建实务考评,培育并持续丰富“莲馨”“薪火”“阳光”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内涵。
四监区党支部书记朱声燕结合监区点多面广、事务繁杂,加之罪犯普遍岁数大等实情,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探索“党建+”阳光支部工作法,把党小组建到警组上,实现支部重点工作推动到哪里,党小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党员就走向哪里。
为充分发挥文化铸魂赋能作用,监狱深入挖掘和赓续“五气四爱”等女监精神文脉,实施“12345”文化润心工程,常态开展“石城卫士”“感动女监人物”评选等荣誉表扬活动,以“担当、果敢、敬业、自信、坚韧”等为特质的“石城警花”们获得了广大民警的普遍认同。
今年以来,监狱先后12个集体、39名个人获厅局级表彰,1人被评为全国监狱工作先进个人,2人被评“江苏省司法为民先进个人”。(汪涛 巫娟 孙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