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示范引领、两年多点突破、三年全面提升,南京超额完成了3年300条的任务,已建成396条幸福河湖,28座河长制主题公园亮相,打造了一批行业认可的“示范点”、群众满意的“网红地”。昨天,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幸福河湖建设情况。
秦淮河流域通过彰显大报恩寺遗址、老门东街区、秦淮河百里风光带等历史文化,融合“文、旅、体、商、艺”,不断提升千年秦淮河文脉影响力,秦淮河全段成功创成市级幸福河湖,并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美丽河湖典型案例;玉带河通过截流沟改造、引补水,构建“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系统,实现“有河有水,有草有鱼”;城南河实施国际创意街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打造出滨水绿廊,提升片区沿河景观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成为长江大保护文旅游线贯通的重要保障……行走南京,一批“样板”幸福河湖正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程军介绍,为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南京市研究制定了《幸福河湖建设与评价规范》,围绕河湖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河湖管理、群众满意度7大方面评分体系,充分彰显“山水城林相映,水韵文脉相融”的南京特色。同时按照南京“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等。
创建幸福河湖过程中,南京市选择经过系统治理,水安全、水环境基础条件较好的河湖,有机融合城市绿道、体育设施、健身步道、文旅驿站等工程项目,让幸福河湖内涵更丰富,载体更多元。同时根据河湖特色和自然禀赋,按照“补短板、创特色”的原则,制定“一河(湖)一单”,开展个性化创建,并采取由专家组审核台账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打分,80分以上评定为市级幸福河湖,90分以上为示范幸福河湖。
各区在幸福河湖创建过程中,瞄准“水环境优美、水安全可靠、水生态良好、水文化繁荣、水管理高效”等核心词持续发力。
江宁区水务局局长戴忠介绍,该区以河湖水质改善、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景观塑造、人文历史彰显和安全保障提升为着力点,致力于从根上解决水污染问题,驰而不息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仅2023年,就实施了87个水环境治理项目。截至目前,该区已创建63条幸福河湖,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秦淮区明确以“三湖六河”为主体的“秦淮水系流域花园”的奋斗愿景,确立了“还河于民、标本兼治、一河一策、建管并重、全民参与”的治水方略,流域统筹,水岸共治,精准发力。该区水务局副局长谈刚介绍,在拆除河道蓝线范围内2731处违建及侵占物后,实现了沿河步道80公里全线贯通。并系统梳理流域特色文化,精心打造了月牙湖15分钟健身圈、内秦淮河东段南唐盛景、运粮河绿色生态廊道、银龙潭河长制公园等一批滨水活动空间。(记者 顾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