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图片展开展
2023-11-14 10:15: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11月13日,“红色之证——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藏珍贵文物图片展”在朝天宫民族小学举行开展仪式,就此拉开了该展览在南京大中小学巡展的序幕。

此次展览,策展人员精心挑选了20位烈士的20件珍贵文物,分为“青春光华”“理想写照”“公心留痕”“斗争印迹”“铁窗遗珍”五个单元予以展示。旨在让当代青少年了解雨花英烈年少立志、青年报国、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感人事迹,激励他们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识决心,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心中。

谢文锦读书时为了磨砺性子而制作的刻瓷碗、郭凤韶求学期间工工整整临摹的毛笔字、谭寿林作文册里一篇篇满怀救国救民思想的作文……该展览展出的文物,不仅包括展现雨花英烈革命经历和狱中斗争的多件文物,还专门选取了展示雨花英烈求学读书、在少年成长时期的文物,展现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的丰富细节,拉近了和中小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邓中夏小学时的手抄地理课本。邓中夏自幼勤奋好学,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中学后每门功课都位列全校前三。邓中夏的少年时代在小山村里度过的,即便是在信息传播不便的年代,他的手抄课本竟然抄录到许多难得一见的书籍内容,涵盖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地理知识,同时细述了中国疆域、水道、形势、海防等各类知识。这本手抄课本在2021年被新华社评选为建党百年“红色百宝”之一,并予以评述:“邓中夏读书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涉猎广泛、胸怀世界。”

此次展览的文字说明内容,也是策展人员根据青少年阅读能力和习惯特意编写的,力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展览举办期间,革命文物在校园里活化利用的“课程表”更加丰富多彩,配套的社教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如手工课、宣讲等活动,有助于扩大革命文物在青少年学子之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珍贵文物走进校园的展览策划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陈列展览部部长闻慧斌表示,本次展览对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挖掘,用生动的语言阐述文物故事,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记者 李子俊 王艺璇)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