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罗鹏 通讯员 冯文焘)80年代的南京南湖区域是什么样子?在如今的南湖东街,您或许可以找到答案。近日,南京公众委员进区街活动在建邺区举行,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南湖记忆”经过一、二期的改造,一条一公里左右长的上世纪80年代街景重现,已然成为市民游客蜂拥前来的网红打开点。据悉,南湖东街三期方案正在规划制定中,将延续复古风格,给市民和游客更多的惊喜和体验。
上世纪8、90年代的音乐在耳边悠然响起,静守一隅的复古南湖咖啡馆、充满年代感的店招及标语......当天上午,记者来到南湖东街,便被扑面而来的复古街景所吸引,近一公里的街面上,处处都是80年代的样子,瞬间勾起了一波“回忆杀”。“之前只是知道南湖东街重修做了改造,但不来不知道,一来就被深深吸引,您看那边橙色的外墙画上,穿着喇叭裤、戴着墨镜的南京小青年一下子就把我拉了回去,仿佛成为了穿越剧的主角,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在南湖东街上,被街景深深吸引的公众委员景女士不住地感叹道。
1982年建成的南湖东路,因南湖而得名,位于南湖中心地段,在当时是南京最具烟火气的街区,历经40余年,街道不少地方已经破旧且存在安全隐患。为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2021年9月,建邺区以“南湖记忆”为主题,对南湖东路沿线约500米长的街区进行80年代场景的复刻,打造蕴含时代记忆的新型特色街区。
截至目前,南湖东路“南湖记忆”特色主题街区项目打造至第二期。其中,“南湖记忆”一期项目于2021年开街,主要对南湖东路(文体路—玉塘东街)500米街巷进行改造,涉及沿街商户72家,以突出“老城烟火”主题,蕴含时代记忆的新型特色街区,采取改造店招立面、设计场景片段、增设城市家具、打造网红商店、构建时间气泡等措施,打造精神壁垒、生活博物馆等12个特色亮点,突出鲜明的市井特征,并通过常态长效市容管理措施,打造区域特色街巷名片,深度还原80年代“南湖记忆”。
在2022年下半年启动“南湖记忆”二期工程,风格延续一期项目,主打上世纪80年代怀旧风格,通过复刻式微更新,提升街巷环境,完善城市功能,给居民和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年代体验。该项目重点对南湖东路(南湖路—玉塘街,约600米)46家沿街商铺店招标牌进行设计并更换;对3处居民小区出入口进行主题化更新;打造2个文化街角公园;增设1个潮流美食区,在区域内设置复古公交车、自助精酿售卖机、街景夜市餐车及外摆;改造母女情广场系列建筑、景观;提升道路沿线的主题化改造和整体环境;改造出新自助洗车点。在项目规划、设计及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整治和功能调整,释放出更多公共空间、增加更多社区服务内容,通过主题墙画、文化空间、艺术装置等,让一个一个空间成为人们驻足、交流的“生活角”。
“想当初,我可是从秦淮河内搬进来的呢,一到这里,心里就凉了半截,高楼大厦就别说了,晴天走路是一脚土,雨天一脚泥,可把我后悔死了。”住在南湖已经36年的张阿姨对于南湖的变化最有发言权,“现在你看,环境好了,商铺多了,配套设施齐全了,人气也旺了,整体风貌焕然一新,真是宜居又宜游。以前我从来不主动喊亲戚朋友来做客,现在每到周末都想叫上家里亲戚来玩。”看着现在的南湖东街,张阿姨笑得合不拢嘴。
“南湖记忆”二期项目设计单位南京门派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洪迎成介绍,一期、二期整体贯穿从文体路和南湖路交界处往西大约2公里的范围内,按照80年代的风貌样式进行景观提升。为有效的常态化管理街区,自项目建设开始,街区商户自发成立南湖东路商户联盟,自觉管理门前三包,维护日常经营秩序,并自发做好影响力传播。
“街区采用广域的设计手法,不仅在平面上能感受到变化,整体建筑和城市家居等风格也是统一和鲜明的。让大家走到这条街巷时,不会感觉到违和以及边界感。”洪迎成说,目前,南湖东路三期项目正在规划当中,将给市民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