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19日南京讯 天气渐凉,志愿者陈方玲没有退却,早早起了床。一年365天,她不是做志愿者,就是在去做志愿者的路上。她的志愿者故事就一部绵长的“侠骨柔情”剧本,读来让人的心头充盈着感动和暖意。
清晨6点,陈方玲已经从南京市瑞金路的家中出发,辗转两趟车,途经18个公交站台。7:40前,她已经赶到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张罗开了:启动空气消毒机、烧开水,整理鞋套……像在家一样那般娴熟和默契,献血者之后就陆续到了,准备开始献血。她会挨个给大家倒热水、问好,并询问每一个人吃早饭没?不少献血者是从浦口、溧水、高淳赶来,清晨4点多就要出发,很辛劳“他们一路赶来,我应该为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她早早赶来,先把水烧开,再把八宝粥温好,“天冷,喝口热的,吃口暖的,心情才会好起来”。接着她忙前忙后,直到下午4:30,她从血液中心“下班”,回家稍事休息,再赶往社区继续“加班”——18:30到21点,她要负责社区核酸检测的服务工作。这是陈方玲的一天,也是这几年的每一天,她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浓缩着一个志愿者的“侠骨”和“柔情”。
陈方玲很早就与献血结缘。她是50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参与过单位组织的献血。那个时候社会上对于献血的认知普遍不高,“以为献过一次就结束了,也不晓得其实可以反复献。后来再想献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允许了。”现在说起这事,她仍有遗憾。
说她“侠”,是年轻起就见义勇为。一位父亲驾驶着拖拉机出了车祸,坐在车上的孩子也被重重摔了下来。她碰上了,马上抱起孩子朝附近的医院跑。等孩子的父亲赶来,号已挂好,交完费用。孩子父亲要感谢,她坚持不留名。孩子的父亲后来在医院的挂号处打听到她的单位,送来感谢信,才让这件事“曝光”。
说她“义”,是有着责任与担当。2005年,陈方玲加入了红十字会。在一次培训上,一位护士说到自己求学时,都遗憾因为“大体老师”太稀少,求学时接触不到,这让陈方玲很是感触,等到培训结束后,她立马填写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
她的内心柔软,见不得别人吃苦受罪,尽自己的所能,主动联系了好几家公益组织,只要有空就去做志愿者,她为老人理发,为残疾人服务……
2009年,陈方玲的丈夫因胃癌住院,经输血治疗延长了生命,让她意识到血液的重要性。丈夫最终还是离开了,但还是感激献血者,并想着为献血事业做点事。因为年龄原因,她已经不能再献血,“我就想,那就为献血者服务,也很有意义。”于是,她加入了献血志愿服务的行列。
2013年,陈方玲被确诊为腰椎管恶性肿瘤。手术后,她康复了,她开始了365天无休志愿服务。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更想替别人撑把伞,“我想着抓紧时间,把自己的时间都贡献出去。”
“让大家顺顺当当来献血,再安安心心回家”,这是她的信念。她的志愿者工作做得不但用心而且专业,特别是对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捐献者,她会细声提醒并鼓励对方:“申请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想清楚了就坚定去做。如果悔捐,对于受捐者而言,不单单是失望,还是二次打击。”
早在五年前,陈方玲就已经被红十字会授予五星级志愿奖章。她的公益志愿者的步伐从未停歇过。她说,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那一天。她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正如她外孙女在作文中的描述,“这就是我的热心肠的婆婆,她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身边的人”“我也要像婆婆一样,做个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人”。(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