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从兴力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在由其负责采购代理的国网南京供电公司2022年第九次授权采购项目中,首次为评标专家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否决系统”,大大节省了评标专家审查报告录入时间,使整个评标工作比以前快了近1倍,准确率上升近50%。
近年来,江苏电网采购规模大、品类多,加之采购品类的技术特征复杂、管理要求迥异,因此评标工作量大、评标难度系数高。兴力工程公司从专家培养、技术攻关、管理提升等多角度出发,制定并落实多项举措,有效助力采购评标工作质效提升。
智能否决 节省评审时间
“‘智能否决系统’的模板功能为我们录入评标报告提高了规范性,也节省了时间。”参与南京供电公司今年第九次授权采购评标的专家表示。据悉,以往在评标过程中,专家都是招采平台直接录入评标意见,耗时较长,而且评标意见描述存在语言、格式不统一现象,导致初评报告的复审和修改难度大,完整性和准确性也不理想。
为此,兴力工程公司于今年3月起研发评标辅助软件,通过收集近两年否决意见典型案例,建立“初评否决标准库”,并将标准库根据不同类型项目设立结构化初评报告模板,形成“智能否决系统”。
专家可根据模板内容,统一评标意见。不仅如此,当供应商在采购中投多个标包时,系统会自动审查出供应商财务状况不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情况,会将此类否决项自动推送至其余相关标包的审查专家,提醒其注意。
在本批次采购项目评标中,专家借助“智能否决系统”模板输入格式统一的否决意见后,上传到“天源E采”,将原本需3天时间的500余家次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初步评标工作,缩短至1天,否决意见描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由原来的50%提高到98%以上。
双重把关 精准防范风险
针对评标报告中的表述不精准、打分不规范等问题,今年9月,经招标人授权,兴力工程公司应用评标报告复核机制,组织招标业务人员对评标委员会提交的评标报告开展审查评估。这是该公司今年推动评标工作精益管控的又一举措。
在10月8日进行的省管产业单位采购项目中,该公司配合产业管理公司招标工作人员,对专家提交的评标报告开展复核。复核过程中,兴力工程公司发现部分评委未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标等问题,评标结束后,该公司将意见反馈至评标专家,提醒专家关注再次检查并按规定修正评标结果,将潜在风险消除在事前。
目前,该公司在10余批次的采购项目中应用复核机制,有效纠正评标过程中常见的部分投标人投标报价存在异常雷同、未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载明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标等5类问题。
“评标报告复核为评标质量风险把控设立了‘第二道防线’,有助于辅助专家提前甄别评标异常情形,有效预防潜在风险,也进一步落实了我们招标人的主体责任。”江苏鑫顺能源产业集团公司物资部人员说。
定制模式 培养复合专家
9月29日,兴力工程公司受苏电产业管理公司委托,组织首期省管产业单位评标专家集中培训,课程包括招投标基础知识、法律法规、廉洁教育等。参与培训的专家全部通过考核。
据兴力工程公司法务培训中心授课讲师沈杰介绍,随着采购品类增加,对专家复合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专家既要掌握招采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也要对相关管理、经济等知识有全面了解。
为此,今年3月起,兴力工程公司招标代理部构建“日常+标前+集中”相结合的“三步走”培训模式。第一步该公司先通过“学习知招”APP对评标专家开展常态化培训。第二步,每批次采购评标工作开始前,兴力工程公司会对评标专家进行专项培训。最后,还会定期对评标专家开展线下集中培训,确保专家对培训内容形成巩固效果。
为增强培训实效,该公司还筛选以往案例中的评标重点、难点、问题频发点,编制涵盖法律法规、招投标基础知识、典型案例、评标程序和规则、系统操作、廉洁教育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材料,为参培专家“量身定做”培训内容。
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组织64次评标专家培训,参培人员达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