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71岁的孙宁生画一张人生坐标图,坐标轴上唯一的方向就只有教育。
1951年出生的他,中学没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一头扎进苏北农村,一待就是10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以当地文科状元身份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成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地理教师,从此把守护学生当成了一生追求和最高理想。
2011年,29年的执教生涯结束,在退休的第二天,孙宁生就背上行囊来到云南边陲乌蒙山脚下一个叫茨营的地方,开启了支教生涯。
早在退休前,孙宁生用10年时间跑遍大半个中国,寻找贫穷需要支教的地方,最后将目的地选在云南山区。2011年1月15日,孙宁生来到曲靖茨营中学,这是乌蒙山脚下的一所希望学校。尽管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校舍时孙宁生还是愣住了:教室里没有任何电教设备;玻璃窗损坏了三分之一,大冬天,寒风呼呼地往教室里灌;桌椅大多破烂不堪,学生宿舍漏雨,水龙头经常放不出水……
建图书室、资助贫困学子、守护好每一个学生……孙宁生在这所山区的学校一待就是11年。其间,他直接或间接经济资助的贫困学子多达322人,其中还有9名孤儿,资助金额近百万元。
“没有孙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在采访中,这是记者听到孩子们口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有了孙老师,一批又一批大山里的孩子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渐渐有了梦想,以及逐梦的底气和勇气。而孙宁生如今已经选择把家安在了曲靖,他说自己的使命就是守住这片青山,当好一名“播种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姚强 王茸 冯芃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