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京科学储粮硬实力持续提升
2022-07-10 08:54: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孔伟

储备粮食进库,人员、车辆、质量等信息详细登记在册,密集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粮食储存状态;数字平台一网统管储备粮家底,点点手机即可查看最新动态;8万吨低温储备库加快建设,氮气气调储粮等绿色技术加快应用……

粮食收储是“三夏”生产的重要环节。作为市属规模最大的粮油保供单位,新农集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在确保夏粮收储颗粒归仓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先进储粮技术,持续加快项目建设,提升科学储粮硬实力,为国家守好库、为人民管好粮。

上万个传感器实时监测60个“数字粮仓”

7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新农集团石埠桥粮库,这是新农集团三大储备粮库之一。工作人员打开5号粮仓,室温凉爽,麦香扑鼻。站在6米高的“麦山”上,保管员庞莉莉掏出手机,点开管理软件,向记者介绍这批粮食的来龙去脉,“这批小麦都是今年的夏粮,6月8日入库,大部分来自江宁,一共3298吨,水分12.8%……”

庞莉莉通过系统调阅了运送小麦入库的现场照片,“这是当时运送这批小麦来的卡车。我们全部留有照片记录,什么时候运来,什么人、什么车运来,一清二楚。”

粮食入库,保证质量的关键是控制温度。“5号仓设置了168个传感器,可以时刻监测粮食的健康状态。”庞莉莉告诉记者,从传感器上传的数据显示,5号库168个点位中,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30.9℃,储存温度正常。

记者获悉,新农集团共有栖霞石埠桥库区、龙潭库区和六合灵山库区三大储备粮库,粮食仓容28万吨,油脂罐容约14万吨,共计60个粮仓和26个油罐,共设置11760个传感器,对储存的粮油实行全天候监测。

成品储备粮可应急保供15天,家底“粒粒皆清楚”

粮食入库信息齐全,动态管理清清楚楚。新农集团旗下南粮集团副总经理张荣广介绍,集团依托数字化技术建立了“虚拟库区”,鼠标一点,储备粮食动态一目了然。“所有库区储备情况都实时显示,仓库显示黄色,意为满仓;显示绿色,意为正在收储。一个库区多少米、多少油,清清楚楚。”

家底清楚,粮食保供自然底气十足。张荣广给记者算了一笔“安全账”:南京现有市级成品粮储备4.5万吨,按照成品粮0.35公斤/人·天的消费标准计算,可以满足市民15天的消费,其中新农集团承担了静态成品粮0.42万吨,动态成品粮1.17万吨;现有市级储备油7000吨,按照成品油17.5公斤/人·年的消费标准计算,可以满足市民15天的消费,其中新农集团承担了市级储备油6800吨。此外,存储的原粮储备可随时根据需要调用加工,保障粮食市场供应稳定。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提升特大城市粮食应急保供能力

在南京新港粮油市场西侧地块,十多台挖土机正在紧张作业,这里正是南京粮食应急保供中心的施工现场。作为我市2022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省市粮食行业“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新农集团正在全力推进南京粮食应急保供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约67亩,总投资约8亿元,将建成低温仓储区、体验配送区及粮食多功能区,预计2024年底建成投用。

南粮集团董事长梅勤介绍,粮食应急保供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提高南京绿色收储水平和市场供应保障能力。“目前,我市低温成品粮的收储能力有限,中心建成投用后,南京低温成品粮的仓容将达8万吨。”

所谓低温储粮技术,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控制储粮温度,抑制储粮害虫活动和霉菌滋生,延缓粮食陈化速度,提高收储环节品质保障能力,从而不使用化学药剂,实现“绿色储存”。这项技术已经率先在灵山粮食库区运用,预计到“十四五”末在三大库区全覆盖使用。

此外,六合灵山粮食库区高标准粮仓扩建项目也在推进前期工作,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增加高标准粮仓库容4.8万吨,新农集团高标准粮仓总库容届时将增加至25万吨,进一步增强储粮能力。

优化统筹产业链,推动南京地产米质量提升

储粮硬实力持续提升,还有力推动南京地产粮,尤其是地产大米质量持续提升。

梅勤介绍,南粮集团已在六合、江宁、高淳等地建立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和种粮大户开展11万亩订单种植合作,以订单种植推动优粮优产,以优质优价推动优粮优购,以合作经营推动优粮优加,以品牌赋能推动优粮优销。

新农集团作为地产优质稻米核心企业,还积极组织推动“水韵苏米”“金陵味稻”品牌建设,承担南京地产农产品公用品牌“食礼秦淮”的建设运营,6个涉农区共16个地产品牌大米全部在下属新港粮油市场推广销售,自营南粮“晶润”品牌已获江苏精品认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关系到千家万户。”新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康顺表示,新农集团将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加强粮食收储和市场保供能力,进一步完善南京粮食应急保供体系,不断提升省会城市、特大城市的粮食应急保供能力和科学储粮硬实力。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