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六一国际儿童节,为切实增强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总体要求。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团委深入落实困境青少年“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带领青年志愿服务队助力辖区困境青少年梦想小屋改造,一起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不一样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用温暖点亮困境青少年梦想。
“梦想改造+”活动是江苏团省委牵头发起,与南京市慈善总会合作,由南京市圆梦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执行,以全市6-16周岁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实际未得到父母有效监护照料的困境青少年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儿童为主要帮扶对象,构建“1+3+6”服务体系。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立足属地优势,认领2户“梦想改造+”困难家庭,组织志愿者紧扣实际困难和现实需求,全程配合完成该2户困难家庭住房改造。
抓住五月的小尾巴,天气逐渐变得炎热起来。初夏的阳光让人感觉有些慵懒而又困顿,而服务队的队员们放弃周六休息时间,早早便为登门拜访开始忙碌起来。
敲了敲孩子家的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阿姨真挚的笑容,爽朗的笑声钻进耳朵。如此情景让人有些诧异,这是否是一次公益活动,还是一次亲戚之间的走亲访友?由于开展的梦想小屋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早在一个月前便开始着手小屋改造期间,队员们就多次登门拜访、了解家庭实际情况,根据小朋友实际喜好制定装修方案。多次交流,让队员们与阿姨早就熟稔。一看到队员们,像是多年未见的朋友,开心与喜悦汇在脸庞。那一刻队员们内心都有些触动,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苏送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青年志愿服务,为什么把坚持公益这项工作看得那么重。
踏入家门,队员们把带来的慰问品放在角落。与阿姨的话还未聊完,本次服务队负责人裴春同志,就迫不及待地要去看看孩子小屋改造的具体效果。调整床铺位置、家具摆放设计、查看线路敷设,一时间让人感觉有些繁忙。直到把小屋拾掇完成,才放下手中的活儿,与阿姨聊起了家常。
孩子永远是父母生活的主体,对于一名苏送青年员工,同样身受其中。孩子的学习情况来此之前,服务队队员们也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为其实际情况队员们买了相应的课本资料,作为学习辅导工具送给孩子。尽管生活有些坎坷,但是阿姨对孩子的学习始终没有放下。即使在和队员们闲聊中,孩子还在正常进行自己的周六网课自主学习。为此,将提前精心准备的课本、学习用品放在孩子的手上,队员们心里才有一些踏实。当队员们还了解到孩子在一些学科方面还有着困惑,作为读书学习的过来人,大家集思广益,为孩子学习的拦路虎出谋划策。为不打扰他的正常上课时间,队员们用了一点时间,安排服务队一名队员做一个简单的学习指导。
看着孩子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忙完,队员们的心底才逐渐放松下来。坐在沙发上,围着叔叔阿姨慢慢聊起家常,也让队员们每一个人切实地了解孩子家的具体情况。当了解叔叔的身体在重病之后恢复得不错时,队员们为之高兴;当了解小朋友的学习有压力时,队员们为之分忧;当了解孩子哥哥成长艰难时,队员们为之难过。大家在为叔叔阿姨排忧解难的同时,时间也在滴滴答答地流逝着。
为了不打扰阿姨家的正常生活,队员们在忙完所有的事情之后,时间紧迫,还有一户小朋友在等着队员们,大家便选择了离开。因为小朋友学习原因,就没有登门拜访,只是将东西拜托社区送去。
这种简洁高效的做事风格,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在苏送这个大家庭感受颇深,对于本次活动同样如此。准备慰问品时,揣摩很久;帮助孩子圆梦时,切实了解孩子真正情况;走访慰问时,把事情做完、做实、做好。这样的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志愿服务队伍里的每一个人。这样的精神,也始终贯穿着队员们每一次的公益活动。
近年来,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不断深化青年志愿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青春光明行”为活动主题,带领青年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扶残助残”、“长江护鱼”等社会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用电知识宣传”、“青春在重点工程中闪光”、“藏区助学”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着其社会的影响力。为新时代文明建设,默默点着自己的一份亮。(通讯员 胡坤 朱哲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