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大学老校区变身!刚刚南京又一硅巷亮相
2021-05-08 21:29:00  来源:紫金山观察  
1
听新闻

创新引领,万“巷”更新。

5月8日下午,南京城市硅巷建设推进会召开。同时,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正式开园,昔日大学老校区的“存量空间”变身南京创新载体。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出席。

南京城市硅巷建设推进会暨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开园仪式现场。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摄

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是南京加快载体升级、优化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近年来,围绕打造城市硅巷,南京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符合南京实际的城市硅巷建设路径,一批集约紧凑、功能互补、产城一体、活跃度高的城市创新创业载体正在加速涌现。

截至目前,全市备案硅巷载体面积已超过100万平方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培育引进科技型企业近1200家,产业集聚度超过70%。

硅巷

已经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

重要抓手和特色品牌。

1

全市首个“政校企” 共建硅巷载体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是南京首个由大学老校区整体改造而成的硅巷载体,也是全市率先采取“区政府+高校+运营企业”模式的载体。玄武区依托“政校企”协同共建模式,与高校深度合作,并委托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园区投资改造、新建及招商运营。目前,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近40家企业已签约落户。

鸟瞰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摄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敏强

南师大是一所百年老校,当前正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学科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学校始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载体。南师大玄武科技园是玄武区深化校地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南师大将充分发挥学科、人才、科研、平台等多重优势,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必定会发展成为有特色、有影响力的硅巷品牌基地、示范标杆。

玄武区委书记 闵一峰

下一步,玄武区将主动融入全市创新名城建设大局,依托共建模式凝聚共建力量,依托存量空间挖掘增量价值,依托高端要素牵引高质发展,依托一流服务营造一流生态,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全力推动硅巷建设再攀高峰。

金地商置集团副总裁 李洵

目前园区已完成改造面积3.4万平方米,招商面积约3万平方米,现已吸纳近40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入园企业拥有专利352项,软件著作权53项。作为园区的开发和运营单位,我们将不断培育、挖掘、引进优质企业,积极助力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孵化,打造一个有高度、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南师大玄武科技园。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目前已吸纳近40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南报融媒体记者 缪越摄

紫君(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了解到,自城市硅巷建设启动以来,玄武区累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2.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过10亿元,建成14个市级备案硅巷载体,数量居全市之首。

玄武区珠江路创业大街INNO未来城内打造的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硅巷,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创业。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目前,玄武硅巷已落户新型研发机构2个,集聚科技企业547家。以珠江路为主轴,以孝陵卫片区、板仓片区和铁北红山片区协同联动,城市硅巷有效辐射带动了玄武老校区、老厂房、老楼宇提档升级,构建起覆盖7个街道的“创新矩阵”,成为创新名城中心区建设的重要板块。

推进会现场,四个硅巷创新项目签约入驻玄武、秦淮和鼓楼;玄武区硅巷大联盟正式成立,玄武硅巷LOGO同步发布。

2

历时三年,硅巷产业集聚度已超70%

什么是硅巷?

紫君 (紫金山观察微信号:njzjsgc)了解到,硅巷起源于纽约曼哈顿,是创新创业新形态,其特点是位于城市中心,是以存量空间更新为主的创新创业集聚街区。

2018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南京市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城市硅巷,选定玄武、秦淮、鼓楼作为城市硅巷建设的责任主体,并在连续三年的市委1号文件中明确支持。

秦淮硅巷国际创新广场。通讯员秦萱供图

三年来,我市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城市硅巷。

“四个原则”

坚持主城区坐标、贯彻无边界理念、解决空心化问题、避免二房东思维。

“五个要素”

明确一个主导产业方向、依托一家重点高校院所、集聚一批服务创新的中介机构、打造一个适应创新创业的生活休闲空间”。

打造 “一环三区四轴多点”发展布局

“一环”:

明城墙;

“三区”:

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

“四轴”:

新模范马路、北京西路、

珠江路、中山东路;

“多点”:

秦淮老门西片区、铁北新城、

东大南京设计名城、

南京财经大学鼓楼小区、

55所、8511所等高校院所闲置载体。

呈现三大特征:

01与高校院所的融合、成为创新的始发地

打破物理围墙,建立新体制,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培育主导产业,促进更多创新成果产出。

02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成为创业的活力场

有效化解老城区人口密集、可建设空间有限的发展难题,将创新的空间从园区扩展到社区。

03与市场要素的融合、成为创投的对接区

让创新资源就地遇到“良媒”、找到“婆家”

“中科紫台”硅巷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鼓楼区政府、倍格生态三方于2019年签约共建。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华摄

截至2020年底,南京备案硅巷载体共32家、总面积达102.54万平方米;

玄武区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医疗方向,建成载体14家、32.7万平方米;

秦淮区重点围绕芯片应用、航天技术方向,建成载体11家、38.69万平方米;

鼓楼区重点围绕数字经济、文化创意方向,建成载体7家、31.15万平方米;

据统计,全市硅巷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1180家,产业集聚度超过70%。

独具特色的鼓楼区南铁院金川科技园,成为科技文化的“新地标”。南报融媒体记者 张摄

城市硅巷基本形成功能布局日趋完善、校地融合不断深化、创新生态持续优化的良好态势,逐步成为主城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新名片。

3

计划到2025年,硅巷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打造城市硅巷、发展硅巷经济,是南京加快载体升级、优化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南京建设创新名城、推动创新发展的必然途径。

当前,一批集约紧凑、功能互补、产城一体、活跃度高的城市创新创业载体正在加速涌现。

经过一年多的升级改造,位于江宁经济开发区的百家湖硅巷基本完工,未来将形成300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载体。通讯员 王强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摄

下一步,南京硅巷如何高质量发展,推动创新名城建设走深走实?

硅巷生长有其自身发展肌理,将紧扣规律做好顶层设计。

引导创新资源向硅巷孕育条件较好的城区、校区、所区集聚,全力打造创新科技产业集聚街区,让老城区焕发新生机。

硅巷是资源汇聚的创新综合体,将集聚各类要素实现创新赋能、推进创新多样化。

全方位吸引集聚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心企业来宁,全面打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充分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把硅巷打造成为南京老城创新的强磁场和主战场。

硅巷发展不能千巷一面,将结合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品牌。

明确主攻方向、凝练产业特色、实现差异化错位化发展。

秦淮硅巷。图源:秦淮发布

市科技局局长 方靖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开展城市硅巷建设工作。

01

瞄准目标,高水平完成建设体量

吸引省农科院、市新工集团等更多的高校院所和国企参与,释放闲置校区、厂区,在硅巷布局一批都市工业园区(楼宇)发展都市工业,推动主城制造业的发展。

02

强化招商,高效率提升产出增量

聚焦每个载体的主导产业,引进或培育至少一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招引上下游关联的企业,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

03

做强生态,高标准打造硅巷质量

健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技术交易等双创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链条。完善人才公寓、商业等配套设施,打造老城区“最优创业栖所”。举办有影响力、高水平的精品活动,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成果汇聚,打造城市硅巷品牌。

新工创意硅巷效果图。资料图

创新不仅在园区,更在城市社区。

到2025年,南京硅巷建设面积计划达到300万平方米,将南京城市硅巷努力建设成为人才宜居之地、创新发源之地,让更多的“存量空间”实现更大的“增量价值”,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贡献来自城市硅巷的创新力量。

标签:硅巷;创新;玄武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