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稳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一方阵”
2020-12-28 09: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26日,科技部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分别公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20》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0》,南京三年创新名城建设结下硕果,创新能力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四。

据了解,今年是该系列报告的第二次公开发布。报告构建了包括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和创新驱动力5个方面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监测和评价。报告显示,此次排名前15位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西安、苏州、长沙、成都、青岛、厦门、无锡、合肥、济南和宁波。在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分类评价时,报告依据主体创新功能(创新能级)的不同,将72个创新型城市划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和创新集聚区三大类。以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武汉为代表的15个创新策源地城市,这类城市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多,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原始创新能力强。其中,广州、南京等城市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超过10%,是全国平均水平(5.5%)的2倍多。

“5年、10年、20年以后,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三年前,南京市委主要领导面向未来提出发展之问,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从2018年起,南京连续三年召开聚焦创新的新年第一会、制定支持创新的市委一号文,率先组建实体化运作的市委创新委,完成高新园区优化整合、去行政化改革、构建“1+15”体系,南京高新区首次进入全国前15强,结合城市更新在主城区建成80万平方米城市硅巷,建立自贸区与相关板块园区创新联动机制,规划建设紫东科创大走廊,形成了创新治理的主架构。

南京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着力发挥“一室一中心”的支撑作用,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紫金山实验室在互联网安全、5G技术、6G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力度,解决“缺芯”卡脖子问题。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围绕破解重化围江难题、企业绿色发展需求,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低碳循环等方面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同时,加快紫东现代综合交通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医药与生命健康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再造一批自主创新“高峰”,力争“十四五”末原始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放眼全球“移栽大树”、梯次扶持“育苗造林”、转型升级让“老树发新芽”,南京更加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高水平种好“三棵树”:树苗要加速成长,落实研发加计扣除等政策,持续支持创新产品应用推广,加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大树要落地生根,围绕主导产业和产业地标打造,加强“链式”招商、精准招商,发掘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技术、高水平的大项目好项目。老树要催生新芽,加快推动传统企业技改升级,支持企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苏宁系、南大系等老牌企业集群。

科技成果如何实现产业转化?南京积极发展以人才团队持大股、市场化运作、职业经理人管理为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以新的激励机制调动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等各方面积极性,有效打通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目前,累计组建新研机构超400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近7000家,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王泽山、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都在南京参与新研机构建设。

南京提升南京创新首位度和辐射力,重点是发力两个“创新循环”。对内做好区域创新合作的文章,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合作体系,合力推进宁镇G312产业创新走廊,积极构建都市圈协同创新联盟,提升跨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对外做好国际创新合作的文章,以举办“南京创新周”为牵引,持续开展“生根出访”活动,充分发挥自贸区制度创新效应,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吸纳全球优质创新资源。

12月26日,南京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对标国际一流创新城市和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到2025年,南京要确保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一批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建成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盛文虎)

标签:创新;南京;国家创新型城市
责编:王宛璐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