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北新区“互联网+家庭教育在线行动”:杜绝疏远亲近孩子,做新时代的“心”家长
2020-10-27 10:21:00  
1
听新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拒绝和父母沟通交流,孩子一放学回家就把房门锁上,爸爸妈妈们不仅进不去孩子的房间门,也走不进孩子的心门。面对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情况,家长们该如何有效地应对?10月23日晚上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特别组织了一场关于如何有效亲近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家庭教育讲座。此次活动以玉带中心学校为主会场,同时联动葛塘街道、沿江街道、大厂街道、顶山街道、泰山街道、长芦街道和盘城街道六个街道设立分会场,进行线上线下同步双师直播,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云强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正确的教育方式亲近孩子,通过这次的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为什么开始疏远父母,不愿沟通,包括家长和孩子的烦恼,常见的亲子冲突及后果,父母教养类型和影响因素、家庭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和如何采取有效可行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希望让家长了解到有效、可行、可操作的方式方法,防止孩子越来越疏远父母。

此次活动延续了上场活动的创新点,继续尝试线上直播+线下一个主会场+多个分会场的双师模式,让互联网+家庭教育的新模式得到更好的呈现。本次线上直播覆盖新区所有家庭,家长均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直播间进行观看。主会场由家庭教育专家面对面讲授并进行互动,分会场的家长则现场通过大屏幕收看专家讲座,并且线下组织家长积极讨论和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共同进行家庭教育话题的讨论,极大程度提高了家长们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线上3000余人同时在线观看)

葛塘街道

泰山街道

沿江街道

盘城街道

大厂街道

顶山街道

家长和孩子的烦恼各有不同

王云强老师通过引入热播的家庭剧——《少年派》和《小欢喜》让家长进行讨论,剧中父母和孩子就如同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的写照,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忧心忡忡,烦恼孩子不愿意和自己多交流沟通,对孩子的事情一无所知,经常对孩子发火;孩子嫌父母过于唠叨,事事都要控制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情绪。双方的烦恼折射出来父母和孩子看待一件事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比如爸爸妈妈反复和孩子念叨天冷了要添衣服,家长会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着想,但是孩子会嫌父母唠叨,觉得很烦,不愿意穿秋衣秋裤,嫌老土、不美观。这是在有孩子的家庭里都常见的亲子矛盾,两方都觉得自己没错,各执己见,往往就会引起许多亲子冲突,如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了抑郁症、在与父母发生意见不合的时候选择离家出走、自残、伤害别人的行为。当然,亲子冲突引起负面效果不仅仅是孩子的,也有家长的,很多家长在面对亲子冲突的时候,情绪愈发焦虑,容易产生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比如动手打孩子甚至打得全身都是伤、恶语相向等等。对此,王云强老师从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心理学里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分析,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的层次,这只是孩子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当孩子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安全感和依恋感,这就是为什么绒布妈妈比铁丝妈妈更能让小猴子依恋的原因。除了从心理学的专业实验出发,王老师还通过举生活中常见的亲子沟通方式来与家长进行探讨,如经常在街边、学校门口看到家长大声呵斥孩子的场景,实例分析家长在公众场合直接训斥孩子是使孩子排斥和家长沟通的原因之一。

转变亲子观念是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

亲子观念有3种,分别是父母影响模式、儿童影响模式和相互影响模式。中国的传统亲子观当属父母影响模式,即孩子的一切由父母安排,比如中国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孩子在当地置办房产,为孩子规划好以后在本地上大学,毕业后在家附近安排工作。第二种模式——儿童影响模式也是不少中国家庭的缩影,目前有许多年轻父母都选择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看管,隔代教养方式多数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孩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怕孩子不高兴都尽力满足,就是我们常说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碎了。无论是父母影响模式还是儿童影响模式,都会对亲子沟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不应该一刀切,由家长或者孩子某一方来掌握绝对的话语权。最好的亲子观念非相互影响模式莫属,父母与孩子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候,可以互相交换彼此的意见,选择对双方来说最佳的方案,比如孩子执意不愿在天冷的时候套秋衣秋裤,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在耳边不停念叨,逼孩子套上,而是和孩子坐下来聊一聊为什么不愿意穿,尊重孩子的意见。王云强老师提到,要转变我们的亲子观念,首先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发展的、独特的、特立的人,他是一个单独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是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的,家长要给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的权利,而不是全盘否定,由家长拍板。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这句话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童年期的身心健康对人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亲子关系变化的规律、孩子的能力和性格,这些都是每个父母必不可少的功课。在本次讲座,王老师就讲到了目前小初高的孩子的智力是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12—18岁的孩子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里处于培养自我同一性的阶段,通俗来说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自己以后要做什么,而这个年龄阶段也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双重压迫下,这时候的负面情绪会变多,不仅如此,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第二次的高速发展,出现强烈的自尊需求,无论是父母的过度保护、过高的期望、溺爱盲从,还是忽视放任孩子,都会引起父母与孩子间各种各样的亲子冲突。当然,这个时候的孩子还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困恼就是性意识的萌芽,让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以上都是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了解了孩子这些特点,父母才能真正地理解青少年,明确“问题”问题的原因不在于青少年,平等和尊重才是和孩子相处的最佳方式。

本次讲座除了主会场的家长与讲师的积极互动外,其他6个街道的活动也相当热闹,各分场街道的负责人推选本街道优秀社区参与现场直播和线下互动活动,并且邀请学校老师参与线下的“双师”互动,为现在家长进行更好的答疑解惑,实现了本街道家长的全员参与和互动。

本次活动通过以“1+6”的活动方式,形成以一场讲座带动全区学习的整体风尚,将辖区内7个街道联动起来,形成各街道、各社区竞相学习的局面,真正带动全员学习、做成长型家长;真正实现以“社区联动家风”的家庭教育项目落地建设,实现全员参与、全员体验的新局面,翻开新区全员受益的家庭教育新篇章。

标签:
责编:邵佳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