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报网讯(融媒体记者 夏雪晴)走进位于紫金山西北麓的钟山山庄小区,路面平整宽敞、植被茂密葱郁、车辆停放有序,让人完全看不出这里曾经老旧小区的“通病”俱全。居住在沿街一栋的杨老伯开心地告诉记者:“最近小区开展‘微服务’改造,是我们居民的一大‘福利’。”
记者从玄武区玄武湖街道蒋王庙社区获悉,杨老伯口中的“微服务”改造指的是钟山山庄小区近期开展的美丽家园整治行动。在街道、社区、城管、结对单位、党员志愿者等齐心共治下,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小区正在“蝶变”。
11日上午,记者来到地铁四号线蒋王庙站,沿着1号出站口右手边坡道上行,便是钟山山庄小区。该小区共有1086户居民,其中老人占比达28.6%,是老龄化高的安置房小区。小区所在地在中山陵园管理红线范围内,房产隶属栖霞区房管所,居住居民归属玄武区,由于三块区域管理权限分割、居民原生生活习性等原因,小区私拉乱建、毁绿种菜、随意堆放的现象屡禁不止。
“过去路面坑洼不平,还常有车辆堵在家门前,出门时很怕被绊倒。”张老伯说。此前,社区曾数次进行清理工作,但令蒋王庙社区书记周文琴无奈的是,每次整治过后不出几天就会恢复原样。
老小区条件有限,居民各有想法,如何解决影响小区面貌多年的“老大难”“硬骨头”?周文琴告诉记者,社区、街道、部门联动共治,人员全部下沉到网格中,每人包干2幢住宅,定期入户,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党员志愿者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成立“钟山先锋”攻坚队、“庭院护绿队”等9支志愿服务队,边宣传边行动。
“我们清扫时用的都是大件工具,这样可以清理得很干净,也能加快速度。”77岁的王桂珍居住在隔壁宁栖园小区,因经常到社区开会得知整治行动,便加入了党员志愿者的团队中,每天的小清理,周二、周五的大整治,风雨无阻从未缺席。“我们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才能越建越好。”王桂珍说。
老党员志愿者带动放暑假中的孙辈,积极参与小区志愿清洁活动;结对单位在看到清扫设施失却时,配置了“迷彩服+草帽+手套+工具”的套装;小区居民自掏腰包送来清凉解暑物件。街道将为民办实事资金落到实处、用在深处,成了“微服务”改造中强有力的“后援军”。
老旧小区“微服务”改造是群众点赞的事、最关心的事,对钟山山庄小区的未来还有许多愿景。下一步,街道与社区将以党建为引领,借力街道和周边单位,长效治理小区环境的同时,优化小区功能配套。“文化墙可以安排起来了。”周文琴指着小区正门口的外墙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