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南京城墙即将夜间开放,南京城墙博物馆明年亮相
2020-06-12 15:39: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600多年前,南京明城墙是冰冷的军事防御工事,而现在,它是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走得进的“民城墙”。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作为世界现存最长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阅尽600多年风雨沧桑的明城墙,见证了南京发展变迁的足迹和历史记忆。

近年来,南京通过对明城墙创新性的保护研究、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让南京城墙与传统文化和国际新潮跨界融合,成为南京城市独特的地标建筑和亮丽的文化名片。这座巨大的文化遗产,早已融入城市生活,在这里,人们共享传统文化,触摸时代气息。

保护研究——

制定科学规范保护体系

600多年前的一块城砖上,居然有一处猫爪印。历经风雨沧桑,这块城砖上的铭文内容已经模糊不清,但这记小小的猫爪印却依然清晰可辨,萌得让人心动。专家分析,这应该是当年在烧制城砖的过程中,恰好有一只猫经过,在晾晒未干的砖坯上“踩”了一脚,留下了这个穿越时空的猫爪印。

蕴藏着丰富历史信息的城砖铭文,是研究南京城墙重要的基础文献资料,也是解密城墙历史的“原生数据库”。2018年9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启动“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项目,计划用3年时间对城墙本体上铭文清晰的城砖进行测量定位、拍照摄像和铭文释读,形成可供查询利用的城砖铭文数字化资料库。目前,工程前两期项目已经结束,完成了约8公里城墙、近5万块铭文砖的砖文信息采集,剩余十余公里城墙砖文的采集工作将于今年全部完成。刻有“金陵”二字的铭文砖、盖有“合同”二字合文的印章砖、与刘德华撞名的“明星砖”、留有600多年前“猫爪印”的“萌宠砖”……这些新发现、新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南京城墙所蕴含的历史、科技、艺术信息,为南京城砖的烧造制度等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

“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项目,是南京城墙全面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护体系的小小缩影。

2014年初,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成立,基本结束了南京城墙多头管理的局面。2015年,《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以立法形式,强调南京城墙的“四重城垣”内涵,并将护城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体制机制的理顺,促进了南京城墙的整体性保护和开放。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2014年南京明城墙及周边地区保护整治和开放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做好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南京城墙迎来发展新机遇。

南京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报世界遗产项目之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要求对文物本体保护状况、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自然、人为变化、周边地区开发对文物本体的影响、游客承载量等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总投资3000万元的“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预计于今年底主体完成并交付使用。从一块仿古城墙砖的烧造规范,到南京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从南京明故宫大遗址文物数据信息采集与展示,到全覆盖的“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如今的南京城墙已经全面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保护体系,为阅尽风雨沧桑的古老城墙夯实安全基础、筑牢安全防线,继续守望城市的发展。

在南京,城墙保护是一件全民参与的事儿。大家都有同样的心愿——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明城墙

“城砖是城墙的筋骨。把城砖捐献出来,不仅完成了老伴的遗愿,也尽到了一个南京市民的责任。”九旬老人谢竹如,把老伴生前悉心保存的城墙砖全部捐出。这个故事登上了英国广播公司(BBC)播放的一部短片,让南京城墙的保护利用成果走进了全球观众的视野。

2016年底,为进一步加大南京城墙砖回收的力度,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南京城墙保护基金会携手,共同推出“颗粒归仓守护城墙”活动,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散落的明城砖的线索。目前回收了20多万块散落各处的城墙砖。今年1月9日,南京城墙城砖保存与展示的公益空间砖集馆,在明城墙脚下的悦动·新门西正式开馆。一块块城砖,讲述着600多年前南京城墙修建的故事,也记录了今日全民合力保护城墙的点点滴滴,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遗产保护意识。

在保护的基础上,对明城墙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突破,向宽度、深度发展。

“南京城墙30年大规模维修保护综合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下的城市城墙”“南京外郭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南京明城墙与良渚古城遗址价值对比研究”“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调查及遗产价值研究”“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南京城墙砖窑遗址研究”等课题,以及南京城墙学术资源数据库建设,都具有开创性与示范意义。国内首本专门、系统研究中国城墙的辑刊《中国城墙》、图书《铭文天下——南京城墙砖文》《岁月传城——南京城墙旧影》《南京城墙砖官窑遗址研究》《艺术博物馆》南京城墙博物馆专刊等相继出版,更是向公众集中展示了城墙研究最新成果。

活化利用——

让世界透过城墙读懂南京

“平时没什么事,我们都会来城墙走一走。”市民赵一鸣一家就住在城墙边,在“城墙肚”里的书吧闻书香,去城墙灯会的祈愿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从12座城门挂上的大红春联里感受传统文化……城墙,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赵一鸣尤其难忘去年的南京·西安双城灯会,在明城墙风光带展区,形成“水陆空”观灯赏灯、明城墙和秦淮河交相辉映的恢弘场景,成为镌刻在脑海里的美好记忆。

行走在城墙绿道上,能看到秦淮河风光;泛舟秦淮河上,一眼望得到城墙……“一城一河、城水相融”的城市文化景观,处处皆惊喜。近年来,通过对南京城墙的活化利用,随着文旅融合的全面推进和日益深入,昔日文物以多元、开放、亲民的崭新面貌融入现代生活,散发新的魅力。明城墙,是百姓看得见、走得进、摸得着的“民城墙”。

2019年,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划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迎来了文旅融合发展机遇。南京城墙如同珍珠项链,串起了散落在南京城市的各个景点,助力全域旅游扬帆起航。2014年至2019年,南京城墙全线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长200%以上。2019年,南京城墙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夜金陵”即将再添美景——南京城墙马上实现夜间开放,以独特夜间风光迎接市民和游客。

南京城墙不但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也成为向世界展示南京城市形象的窗口。

城为台,墙为幕。名城会开幕式、时装大秀、舞蹈戏剧、三十六丈城墙跑等重大演出、活动轮番在城墙上演,沉浸式剧场,炫丽灯光技术,打造感官盛宴,使南京城墙成为延伸传统的平台,承载演出的舞台,展现多元、开放、创新的文化。近年来,南京城墙强化可视化传播,针对不同受众,多维度拍摄城墙影像,讲述城墙故事,擦亮城市名片。纪录片《城·墙》和《中华门》在央视播出,《南京·一城山河》电视节目以12集的大体量聚焦南京城墙……这一切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投向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走出去”的脚步也不断加快,这部砖石砌筑的城市史诗,正在用充满国际范的表达方式,打破国界、地域与语言的隔阂,让世界更懂南京。

大型中英双语纪录片《中国城墙故事》在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客户端等平台上线,并通过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的中、英文卫星电视频道,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包括南京城墙在内的8位中国明清城墙“代言人”,第一次成为国际荧屏上的主角,向海内外观众讲述“东方古国的城墙故事”。

5月17日,“城墙之美,世界看见”2020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暨南京城墙国际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南京城墙解放门段举行,为国际博物馆日献上一份特殊的“南京礼物”。刘妙龄是本次摄影大赛十佳作品的获奖者之一。她说,摄影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特殊语言,直观的画面让观者一目了然。作为南京人、作为摄影师、作为南京城墙的志愿者,她会一直用镜头语言,讲好南京故事、讲好城墙故事。

“南京城墙的国际化传播,不仅能提升中国明清城墙的知名度,扩大申遗的影响力和公众知晓度,同时也是向世界讲述南京故事、展示城市形象。”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城墙申遗——

将有国际专家专业指导

走过中华门瓮城,就会看到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城墙博物馆。从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始动工,这座博物馆牵动着无数目光。

作为世界上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墙,南京城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南京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南京城墙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将作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南京城墙博物馆作为国内首个城墙专题博物馆,建成后将在各城墙申遗城市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也将为南京增添一座展示城墙文化的传世经典之作。

南京城墙博物馆是一座地下两层、地上两层的新型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2696平方米,其中包含4000多平方米的展览面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堂,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倪阳设计。从设计效果图来看,城墙博物馆如同古城墙脚下一个半透明的城市公园,以三层夹丝中空玻璃构成的半透明幕墙,成为博物馆建筑最为吸睛之处。据介绍,博物馆外立面选用了三层中空设计的夹丝反射玻璃,内嵌金属层和高性能太阳能热保护膜,可以有效减少阳光的入射率,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明年此时,南京城墙博物馆将正式开放。其折板造型的屋面和宽敞的广场绿地将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即便在博物馆闭馆时,市民也可从外部沿着斜坡式马道登上屋顶的观景平台,一览周围古城墙、秦淮河的美丽风光。

推动南京城墙申遗,是人们心之所向。今年3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南京城墙博物馆)成为中国首个加入ICOFORT(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城防与军事遗产委员会)的文博单位。ICOFORT作为ICOMOS(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的专业委员会,将对世界范围内城防与军事遗产的申遗提供专业的指导,可以说,加入ICOFORT对南京城墙的申遗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未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将在ICOFORT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国际平台,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和国际交流活动,将南京城墙的文化遗产价值和文化魅力推广到全世界,同时也将在国际专家的指导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申遗工作。

南报融媒体记者 邢虹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