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秋建)5月7日上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率民宗侨外委组成人员,来到仙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视察仙林街道民族工作网格化情况,仙林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金娣就仙林街道民族工作网格化运行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仙林街道面积32.67平方公里,有12所高校,1所神学院,总人口26万,在籍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201人,流动少数民族人口1335人,高校统计少数民族学生约8000人,外籍居住及工作、学习人员约1万人。街道2018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示范单位。全街道共有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1786个三级网格,覆盖辖区内所有单位,统领民族等各项工作,形成了“网格连心、服务为先、多元联动、协同发展”的社会服务仙林模式。
仙林街道民族工作网格化在党建引领下,民族工作主要有以下做法:一是确立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权威。成立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社区书记是本社区民族工作的第一负责人,网格内的一级、二级网格负责人是直接负责人。二是创新民族工作网格化机制。将街道29个科室职能优化整合成10个服务办公室,对应一个社区捆绑负责1个一级网格,156名二级网格负责人、5000多名党员群众每天穿着黄马甲,在网格中开展巡查,每一个“黄马甲”就是一个流动的民族工作服务站。三是构筑民族工作共驻共建格局。把民族工作纳入网格联席会议,与所有驻街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或责任书。2019年12月份,街道党工委又创新性的在辖区内把同类别的三级网格合并同类项,成立了10个“同心园”,进一步把民族工作做实做细。
陪同陈华副主任视察的有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挚、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外委主任于保华、南京栖霞区区委书记黎辉、南京栖霞区统战部部长郭昌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