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馆里:老铁们已经动起来了(左),保洁人员及时对器械进行消杀(右)。张可 摄
水游城内小吃店已经开门营业。姜婧仪 摄
美发店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测量体温。薛玲 摄
昨天南京体育场所有序恢复开放;而在此前一天南京发出通知,宣布加快推动包括餐饮、美容美发、家政等十大行业的全面复工,与此同时,曾经因为防疫需要,禁止进入居民小区的家政、快递、外卖等人员也被允许进入小区开展服务……昨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访南京街头,感受开往春天的南京“复工复产专列”正在加速启动。策划陈郁
【政策提要】家政、维修、装潢、快递、送餐等人员经出示绿色健康码、测温登记后可进入小区工作
●市民家/家政公司
育儿嫂终于可以上门了
受疫情影响,家政行业面临的挑战最大的就是阿姨回程和雇主让阿姨进家两个环节。
住在南京江宁的郑女士家中有一个一岁多的宝宝,育儿嫂李阿姨1月22日放假回句容老家过年,原本约好了大年初四下午就回来继续工作。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李阿姨返宁的时间一延再延。
昨天下午,小区物业告诉郑女士,家政人员可以进小区服务了,前提是要提供在“苏康码”或“宁归来”上获得绿色健康码,并在进入小区前做好登记。“跟阿姨一商量,她同意下周到岗。”郑女士开心地说,育儿嫂不在的这40多天,老人们忙小宝宝都累坏了,打算周末就开车到句容去接阿姨回家。
疫情期间,家政公司也在想方设法维系着公司业务。拾月花开家政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在暂时无法开展线下服务的情况下,他们把育婴师课程改成网上授课,开展线上技能培训。而乐家妈妈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家在南京周边的一些育儿嫂已经回到南京,在等待工作机会。公司设置了直播室,方便客户通过视频与阿姨沟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徐昇
●多个小区
业主不用再到小区外拿快递了
昨天记者探访了南京多个小区,发现不少小区已经允许个别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进入小区,将包裹放到指定地点,如小区云柜,直接上门面对面投递还不被允许。
叶军芳是扬子九九投递公司的快递员,她过年只在家里呆了两天就来南京工作了。从一天只有几十件快递,到现在每天两百多件,叶军芳说,她能感受到快递业正在恢复。
叶军芳告诉记者,扬子九九公司与顺丰有合作,而目前不少小区都只允许顺丰和邮政的快递员到小区里投递,所以叶军芳可以进入部分有云柜的小区开展业务。
在鼓楼区橡胶厂路的一个小区,记者看到,经过测量体温、出示证件后,叶军芳进入了小区。“之前是不能投放的,都要统一放在小区的南门,南门物业搭了个棚子,摆了一些桌子,前段时间开始,允许顺丰和邮政进入投递,但是别的快递公司还不可以。”
实习生穆子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徐媛园
【政策提要】南京体育场馆有序恢复开放
●栖霞区全民健身中心
恢复开放首日4小时来了50人
昨天下午5点,在南京市栖霞区全民健身中心内,已经有运动爱好者一展身手。
“我们是3月9日星期一通过了街道的防疫保障工作检查,今天正式恢复开放了。”南京市栖霞区全民健身中心运营方南京容诚体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谢延告诉记者,从下午1点正式恢复开放,到记者探访时的下午5点,已经有约50人次进场锻炼。“中心实施会员制,我们在确定了开放时间后,就逐个向会员预告,并告知大家有序预约。”
谢延介绍,健身中心有健身馆、游泳馆、羽毛球馆、跆拳道、棋院、街舞馆、轮滑、艺术培训等多个场馆,在经过安全评估后,目前只开放羽毛球馆和健身馆的部分场地。
记者注意到,来运动健身的会员进入中心,必须向工作人员出示苏康码或宁归来的绿码,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后,便可进场。
在中心的健身馆记者看到,几名健身爱好者已经“操练”起来。在这里,跑步机、椭圆机等健身器材都是间隔着给客人使用,其他的力量训练设备也都间隔在1.5米以上。每名顾客使用后,中心的保洁阿姨都要对设备进行消杀操作。
在羽毛球馆,击球声、呼喊声、地板摩擦声此起彼伏,与此同时,还有市民陆续进场打球。同样,这里也实施了限流措施。10片场地原先可供60人进场——两两组队、三队轮流双打。而目前,每个场地只限于“一对一单打”。
谢延告诉记者,1月23日中心休息放假,原定于2月3日恢复开放,但因为疫情推后了38天。因此所有会员的有效期也都自动延长38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可
【政策提要】根据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要求,南京正在推动餐饮、咖啡店、茶社、美容美发、家政等生活服务业全面复工复业
●水游城
餐饮店开门迎客,点单进程加快
餐饮堂食的有序推进让食客们越来越有信心入店细品南京的春天味道。
颇具人气的水游城,大部分的餐饮店都已开门迎客。上午10点30分,负二楼的餐饮区有食客进店。“您好,测一下体温,扫一下‘安心码’。”记者发现,很多店不需要登记客人个人信息了、也不用阅读堂食规定,点单的步伐加快了,但一定距离的间隔带依然在“提醒”消费者。在尹氏汤包店,从进店测体温、点单到鸭血粉丝端上,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
“我要买20元鸭舌。”“来一斤虎皮凤爪。”中午11点多,在久久丫鸭脖摊位上,一些顾客在排队,摊位醒目处挂着“门店已全面消毒”的告示。“为了保证食品新鲜,我们会根据当天的销售情况订第二天的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之前相比,目前每天的销售额下降不是很厉害,在20%左右。”
离久久丫鸭脖不远的BHG生活超市一直处于营业状态,但人流量还不大。不过,看着逐渐增加的消费者,店长表示,每天都在慢慢变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姜婧仪
●美发店
恢复营业,一切都严格按规矩来
“您好!欢迎光临!”走进位于江东北路上的发帝发型,店员热情招呼的同时,体温枪也迎面伸了过来。“现在到哪里都要测量体温,大家都习惯了。”店面负责人田原得知记者采访,主动向记者展示了顾客体温登记表,还出示了鼓楼区企业复工备案表,“这个时候做好防护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根据《美发美容(按摩)服务业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美发美容服务业在做好复工信息登记、进店顾客、从业人员以及经营场所管理的同时,客人还应出示在“苏康码”或“宁归来”平台上获得的绿色健康码。复工这些天来,田原一直在店里“坐镇”,除了要求员工一天三次测量体温外,还监督做好消毒工作。而为了减少顾客逗留时间,目前店内只洗剪不烫染。
“现在顾客比平常少了三分之二。”田原告诉记者,复工这段时间,每天只有10多位顾客,他们的营业时间比往常也缩短了3个半小时,“我们认真做好防护,也希望能有更多顾客来光顾。”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薛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