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老规划”:坚持十七年,促成南京南站建设获批
2018-12-20 09:02: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南报网讯(记者江瑜)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南京城乡规划开展40周年——南京是中国继北京市之后第二个成立规划局的城市,成立至今正好40年。昨天,市规划局举办城乡规划40年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老规划”的讲述,让大家了解40年南京城乡规划大事。市规划局总规划师何流介绍,为了促成南京南站获批建设,规划部门向铁道部申请时间长达17年。

  “南京的城乡规划经历了从‘补课型’到规划引领的进步。”何流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初,南京的城市规划编制成果几乎一片空白,规划工作主要是解决住宅严重匮乏和基础设施薄弱的历史欠账。近些年来,市规划局先后开展了数轮总体规划修编及调整修订——2001版总规提出“老城做减法、新区做加法”的发展策略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最终形成“一疏散三集中、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战略,标志着南京规划从“补课型”规划到适度超前,完成了华丽转身。目前,南京城市规划已经形成了由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特色风貌区城市设计以及众多专项规划组成的规划体系。

  在南京城乡规划史上,有很多经典案例,本来被一次次否定,但是在规划部门的坚持下,才得以获准建设,南京南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早在1991年,市规划局就提出了建设铁路南站的规划。”何流介绍,当时南京的过江铁路通道只有南京长江大桥,为了带动城市南部发展,市规划局希望建设南京铁路南站,但是当时的铁道部否决了规划部门的申请,原因是铁道部希望第二条过江铁路通道设置在上元门附近,即继续保留北线铁路通道,和长江大桥一样在南京站汇合。

  “虽然第一次打报告没获批,但是我们没有放弃,一直打报告。”何流开玩笑地说,可能是被南京烦怕了,2001年,铁道部终于松口,2006年,南京南站终于获得铁道部批准。但当时,铁道部提出的是南京南站的铁路要从地面走,南京坚持要走高架,留出地面空间不影响城市交通。这之后,又经过了2年的争取,铁道部最终同意高架线的规划,2008年夏天,南京南站正式获批建设。

  “在争取南京南站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在坚持保留建设用地。”何流告诉记者,近20年间,有多个建设项目看上南京南站这块风水宝地,规划部门的态度一直是“不行”,这样才有了今天的南部新城核心、京沪线枢纽、国家铁道枢纽站。

  记者了解到,规划部门最近正在力争的一个大动作是双机场规划。随着大校场机场的搬迁,南部新城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南京马鞍机场已经投运。规划部门介绍,马鞍机场最初规划是军用机场,经过南京市争取,马鞍机场未来将成为军、民两用机场,南京也将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双机场城市。根据正在进行修编的南京城市总规2035,未来南京将打造区域国际航空枢纽,马鞍机场将多预留一条跑道,主要承担航空货运功能。

标签:
责编:潘军艳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