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40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40年,也是“智慧警务”不断提升的40年。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南京发展图片展上,展出了我的一张工作照片。那是1994年拍的,当时恰逢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升级改造110报警系统,引进了第一代计算机报警处理系统。这是当年南京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
照片上的我,坐在接警台上,面前摆放着一台老式计算机,身上警服的颜色还是橄榄绿。工作中的我,正一手拿电话接听警情,一手操作计算机键盘,录入信息。
引进了计算机报警处理系统,当时我们高兴极了。计算机报警处理系统有一个优势——主叫号码显示。我们系统是和电信局的电话资料库实时联网的,由于当时一般都是固定电话,报警电话一打进来,我就能通过计算机知道号码主人的姓名和地址,接处警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民警到现场的速度越快,越有利于案件的侦破和警情的处理。
这些年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110报警处理系统在不断升级改造。1994年,我们只有4个接警台,4个人同时接警。现在,我们有40多个接警台,40多人同时接警,规模扩大了10倍,设备和功能更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处警民警一般能在接警后的5分钟内赶到现场。市民报警更快捷了。
这些年来,我感觉接警也有了很大变化。比如,移车警情近些年来明显增长,现在的接警电话中有30%左右是移车警情电话。这种警情在20多年前是很少的,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现在打骚扰电话的比以前少多了,以前有一些人用公用电话亭的电话给110打骚扰电话。现在,一方面打来报警电话的多是用手机,另一方面群众的文明素质也日益提升。
未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建设110报警智能处理系统,实现“智能语音”“智能派警”“智能提示”等功能。智能语音,是指群众在报警电话中所说的话,系统将自动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录入;智能派警,是指系统会根据报警地点和警情分类自动派发出警指令,指派就近的警务工作服务站民警或街面巡防警力前往现场处置;智能提示,是指系统将为民警在处警的过程中给予处警方法和流程提示,使处警更加规范。高度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提升警方的处警效率。
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科技强警,打造平安南京,提升南京市民的安全感。目前,南京已经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无论是作为一名警察,还是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都为“平安南京”建设而自豪。
本报通讯员宁公宣
本报记者朱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