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启动

镇街农村集体
净资产
37亿元
占比24.7%
村组级农村集体净资产
113亿元
占比75.3%
净资产
1亿元以上
8个
净资产
5000万—1亿元
23个
净资产
1000万—5000万元
245个

类别
60.49%
21.58%
17.93%
11.99亿元
4.28亿元
占比
收入
3.55亿元
三产
二产
一产
投资收益
1.55亿元
占比4.1%
补助收入
18.06亿元
占比47.67%
发包及上交收入
3.66亿元
占比9.67%
经营收入
9.34亿元
占比24.66%
其他收入
5.26亿元
占比13.9%
南京日报讯(记者 周爱明)记者从4日举行的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培训班上获悉,我市从即日起到11月,将在全市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梳理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风险点,力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
农村集体“三资”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源、资产,是农民群众发展生产长期积累的共同财富。根据省、市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要求,我市下发了相关方案并举办培训班。
市农委主任方中友在培训班上部署了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优化模式、加大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等8项行动。其中,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实测实查”、积极探索村级财务管理优化模式均是我市在全国领先的创新之举。
记者获悉,去年底中央下发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相关文件,要求全国3年之内完成。由于我市是国家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因此我市相关工作去年即已开展,且进度领先。
针对集体资产“面积不准、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权不明、处置不当”等历史遗留问题,我市制定了全面清查农村集体资产状况、全面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信息化的3个全面目标。引入专业测绘公司,对集体不动产组织实地测绘;引入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对集体资产开展专项审计,开展“实测实查”。
目前,全市已有695个村完成清产核资自查,114个村完成外业测绘作业,69个村出具审计报告,65个村完成账务调整。
根据进度要求,我市村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将于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年底全面完成,同步启动镇街和“城中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
“村账镇管”模式也将进一步优化。相关人士介绍,从2002年起,我市农村村级财务大多由镇街管理,随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这一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对村级管得过死、镇级侵犯村级利益等。对此,我市要求进一步完善“村账镇街代理”模式,镇街只宜代理村集体的会计核算,不能代理其资产与资源的经营管理,保持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四权”不变。
在“村账镇街代理”模式基础上,我市还将积极探索“村账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分村独立建账,重点以“民主理财、财务公开”为核心,强化民主监督,更好地落实村民自治;此外,我省还鼓励探索试点“社会第三方代理”模式,由社会中介机构代理村级财务。
我市2016年农村集体经济年报分析显示
亿元村8个,村平均净资产1625.8万元
2016年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年报分析近日出炉,经对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栖霞、雨花台7个区的59个涉农镇街、695个村(社区)统计显示,村级(含组)农村集体净资产为113亿元,平均每个村(含组)净资产1625.8万元,净资产超1亿元的有8个(见右图)。
报告还对全市农经发展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报统计涉及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栖霞、雨花台、建邺、秦淮9个区,涉及农业人口224.93万人。分析显示,我市农村承包土地正有序流转。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210.69万亩,其中出租面积93.60万亩,占比44.43%,耕地入股合作社面积87.71万亩,占比41.63%。土地经营权主要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累计达158.35万亩,占比75.16%。
家庭农场培育成效显著。全市农业部门登记家庭农场3300个,比上年增长26.49%,经营土地面积80.32万亩,从事行业主要为种植业和渔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全市共有专业合作社4263个,成员达63.95万户,合作社经营规模保持稳定,带动社员增收效益不断增强。
农民收入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中央、省将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统一调整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我市补贴标准为每亩115元,2016年全市共发放2.4亿多元,惠及49.65万户,户均享受补贴489元。
本报记者周爱明
2016年末,镇、村、组三级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额150亿元,同比增9.2%
8个亿元村:江宁区的东山街道东山、章村、骆村、中前、泥塘,麒麟街道泉水社区,高淳区淳溪镇武家嘴村,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兴卫社区
695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3.23%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含其他收入)占总收入52.33%
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数有5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