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3日连云港讯 走进郁洲路警务工作站指挥室,可见一块大屏幕,映入眼帘的,是辖区各个交通要道、街头小巷等画面实时动态……这是海州公安分局打造的无人机“高空鹰眼”画面,该画面能够直接同步到市局指挥中心、分局指挥室,为指挥调度提供实时数据支撑。随着现代科技高速发展,海州公安分局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在深入推进警务实战一体化建设中,构建“空地一体、人机协同、效能倍增”的智慧警航发展格局,展现出独特的“空中警察”优势,提升了海州区社会治安管理效能。
成熟的“无人机+警务”模式,离不开人才培养、健全规范等手段,但强化技术升级才是推动警用无人机发生质变的核心所在。“警用无人机是现代科技力量日趋强大的成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一线警务,解放基层警力,我们亟需加强科技保障和设备升级,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和监测精度。”海州公安分局海鹰无人机战队队长朱军介绍道。去年3月,海鹰警用无人机战队成立,31名成员主要来自基层所队无人机爱好的民、辅警,大小无人机共30架,无人机方舱4座,无人机种类有大疆经纬M350RTK,经纬M300RTK,御3背包式无人机等。这些高科技设备,无疑加快形成和提升了新质公安战斗力。
那么这种模式的基本工作流程是如何的呢?原来,根据无人机“高空鹰眼”传来的智慧感知画面,市局指挥中心通过智慧感知平台,第一时间推送查控指令;辖区街面警力根据指令实现精准查控;在此基础上,警务工作站结合防区实际,延伸感知“范围”,将敏感人员纳入平台,一旦人员“触网”便会弹窗提醒,指挥室第一时间将核查指令下达到街面就近警力,有针对性开展盘查、抓捕,实现“前端感知、后台比对、自动报警、及时处置”。此前,海州分局路南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有人聚众赌博。民警立即出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查,据侦查得知有一、二十人聚众赌博,抓捕工作压力大,经研判,用无人机抓拍进行人脸信息比对,成功锁定10余人身份信息,经周密布置,成功抓获嫌疑人19人,收缴赌资10万余元。
海州区公安分局还适时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日常警务工作中,着力从事空中巡防、宣传等工作,有效演绎了“空中警察”守护万家灯火的和谐篇章。郁洲路警务工作站就配套建立了无人机方舱,可依托方舱执行自动起降巡航任务。“我们结合防区特点,因地、因时设定巡防路线,开展早中晚护学、上下班交通疏导、夜市营业场所治安巡查,重大突发、敏感警情随时出舱,平时民警巡逻1圈需要半小时,通过无人机只要5分钟,节约了警力、提高了效率。”郁洲路警务工作站站长唐建平介绍道。而通过灵活调整挂载装置,无人机还能够满足安保维稳图像传输、人员密集场所反诈宣传等多个实战场景应用。
而在突发警情处置中,由无人机快速介入,警力在途中就能提前感知现场态势,无论是追踪、搜捕,都凸显奇效。此前,一名盗贼被追得走投无路,逃进一片玉米地,海州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当即取来警用无人机,仅用3分钟便发现嫌疑人踪迹,将其抓获归案。“得益于无人机视野宽阔、机动灵活、实时传输画面的优势,弥补了传统侦查手段的不足。”一名警用无人机飞手介绍道。即使在夜间,无人机挂载的高亮LED照明灯配合红外热成像系统及星光夜视仪技术,也能清晰识别目标,为搜捕或寻找走失人员提供强大技术支持。自从无人机投入运行以来,街面警情平均响应时间缩短50%以上,警情现场办结率逐步上升。(程士超 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