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9月14日连云港讯 在基层治理的广袤田野上,如何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一直是各地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今年以来,东海县推行的“智慧印章”试点工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为解决这一难题照亮了新的路径。
过去,在东海县的乡村,盖一个村委会公章往往是村民的“心头难”。申请、等待、跑腿,村支部书记和村会计不在家时的漫长等待,让简单的盖章流程变得复杂而耗时,至少需要1小时,甚至可能耗费一天乃至更长时间。这不仅降低了办事效率,也让群众的满意度大打折扣。然而,随着“智慧印章”系统的运行,这一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今,经公章使用人、村会计、村支部书记三人审核后,短短5分钟就可以完成盖章。即使其中一人不在家外出,通过手机拍照,采取网上审核,实现远程操作,也能顺利完成盖章。这一便捷的背后,是“智慧印章”系统强大功能的支撑。通过装备印控仪、用印审核监督软件,印章具备了远程授权、身份认证、使用记录跟踪、地理位置实时定位、智能报警等功能,实现了用印的统一管理,能够对用印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审批、跟踪、记录。
东海县精心挑选了10个乡镇的19个村进行“智慧印章”系统试点运行。截至目前,这19个村共申请用印2282次,成功盖章2119次。这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数据,更是“智慧印章”系统在基层发挥实效的有力证明。
“智慧印章”系统的推行,将审批流程置于信息化平台,优化了审批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曾经繁琐的盖章流程,如今变得高效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基层资源有限但事务繁多的矛盾,是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的生动实践。
从监督的角度看,“智慧印章”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监督需要,可以随时查阅被监督单位用印次数,调阅当时盖章画面和申请事项具体内容,实现了授权可控制、次数可限定、留痕可追溯、文书可验证的监督目标。这为基层权力的规范运行加上了一把“安全锁”,确保了每一次用印都合规合理,保障了群众的利益。
“智慧印章”虽小,却蕴含着基层治理的大智慧。它不仅是技术创新在乡村治理中的成功应用,更是东海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的一个缩影。随着“智慧印章”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为更多的乡村带来便捷与高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车轮滚滚向前。 (刘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