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2日连云港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定盘星”,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必然路径。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翔凤岭村立足实际情况,围绕构建“党群参与、农民主体”的乡村治理格局,全方位系统化推进党建引领下的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的“德善”系列“三治融合”行动,发挥“1+1+1>3”的治理效能,打开乡村治理共治共建新格局,破解乡村治理“大难题”。
以自治增活力,变“独唱”为“合唱”。以自治增强约束力,现实提高农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主动性,村“两委”以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为原则,依托村民议事会等平台,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凸显广大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为切实发挥议事会提升治理的作用,村“两委”以村居门前的三堆、旱厕、养殖房为清理重点,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正德路、厉大路两侧共166户门前坡道统一清理规划工作,新砌村居门前花园,累计种植桂花1980株,实现了房前屋后由“净”起来向“美”起来转变。
以法治强保障,植“土壤”打“根基”。以法治筑牢公信力,坚持在法治化轨道上平衡社会权益、调节社会关系,促进村内一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特别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支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权威作用。村“两委”严格落实“五项监管机制”,着力抓好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全村共丈量集体资源面积1280亩,涉及农户186户,清理资金30.9万元,化解债务106.58万元。废除合同2份,规范合同22份,清理超出承包合同面积334.8亩,收回水面55亩,清理杨树30余亩。村集体资产资源和乡村公共空间被个人侵占挤占、公共利益受损等现象也因此得到有效遏制。
以德治扬正气,转“民风”树“新风”。近年来,村民李淑娟等多人被评为市级、区级“道德模范”“了不得好”等德善荣誉,其中村民仲济敏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江苏省道德模范”“江苏好人”,连云港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为学习先进典型,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村两委坚持以“最美庭院”“幸福小巷”“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引领文明之风,以“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等榜样形象推进“德善文化”品牌建设。以“德善”为主题,将汇聚名人住所的东西大街分别命名为“正德路”和“扬善路”,以德治提升感召力(韦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