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8日连云港讯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海州区幸福路街道党工委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搭平台、建机制、强服务,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暖心关爱,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志愿服务力量,实现基层党组织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
暖“新”服务,幸福港湾“增”温度。街道依托“幸福港湾”暖“新”驿站,积极建立“1+N”结对联系,常态化开办理论宣讲、技能培训等育“新”课堂,不断提高新就业群体能力素质。依托百穗餐厅,设置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专属就餐区,帮助解决“一餐热饭”需求。举办“情暖冬至、幸福同行”活动,为辖区外卖、快递等30余名新就业群体发放“暖冬礼包”,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聚“新”力量,小区治理“拓”维度。街道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贴近居民的优势,招募2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区社情观察员,实现“融网入格”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街道以“小区议事日”活动为契机,选聘10余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入小区议事日“六员”队伍,畅通新就业群体反映问题和建言献策渠道。截至目前,新“上任”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累计发现问题80余条,反馈安全隐患7项,参与小区议事日20余场,成为参与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添“新”动力,幸福积分“升”热度。为充分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街道在幸南社区试点推行参与志愿服务“幸福积分”兑换模式,将政策宣传、平安建设、文明创建、小区议事等服务类目进行“明码标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每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可获取相应的积分,凭借积分可在幸南社区“幸福积分超市”兑换相应分值的物品。截至目前,已有近50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到志愿服务兑换活动,有效激发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幸福路街道党工委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暖“新”服务,持续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身份认同和榜样激励,切实有效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格局。(宋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