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27日连云港讯 今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人大、政协工委积极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赋能,“土”建议促成“靓”方案。塔山镇人大、政协工委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在基层意见征询、人民建议征集等基层民主实践中寻找新思路。坚持深挖群众基础,根据农村区域特点、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形成了群众“点单”,代表、委员“接单”,政府“配送”的定制化模式,先后收集群众建议206个,目前已全部解决。土城村张先生感叹道:“塔山镇人大、政协工委是真真切切将我们的意见安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里。”
质效并举,“零容忍”方得“两不误”。基层治理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众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代表张春华介绍道:“人大代表始终站在为民工程一线,在保质保效上堵严‘风险点’、上好‘助推器’、下足‘硬功夫’。”在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区、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开展专项调研考察活动,对资金使用、项目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进行监督;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采取“访谈式”“蹲点式”“沉浸式”群众互动方法,积极走访各村群众,了解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放下“官架子”,勤说“百姓话”,确保民生项目高质量高效率推进。
督办细化,“绣花针”织就“大工程”。在监督农村户厕改造项目时,塔山镇人大、政协工委发现各村群众对于项目的实施存在着不少疑问。刘岭村的村民刘先生指出,“项目能不能落实到每家每户,工程质量如何保证,工期大概要多久?大家都很关心这些问题。”针对群众问题,镇人大、政协工委8个工作组挂钩联系30个行政村、6家企业、5个重点项目,召开了12场座谈会,在民生项目与民情民意间穿针引线,力求“走访调研家家到,户户信息透明”,同时征集问题建议31条,经核实查证、梳理归并后,形成8条问题建议清单交政府研究落实。截至今年10月,塔山镇累计完成2870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镇村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李欣)